[实用新型]蜂窝室节能环保燃烧室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3491.6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2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利邦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6/00 | 分类号: | F23C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张江涵 |
地址: | 2144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节能 环保 燃烧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室,特别涉及一种环保节能燃烧室。
背景技术
燃烧室,通常由火焰室、火焰传递管、热交换室三部分连通构成。火焰室连接着产生火焰的炉头,排气口与热气收集室相连通。在使用过程中,整个燃烧室是浸泡在加热水箱中的,但水不能进入燃烧室中。当燃烧室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经火焰传递管,进入热交换室内,因为热交换室与水箱中的水,有一定的温差,所以产生了热交换,进而达到加热水箱中的水的目的。由于热交换室与水箱中的水的接触面积有限,热交换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既不节能,又不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热交换率且有效降低热损失速度的蜂窝室节能环保燃烧室。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蜂窝室节能环保燃烧室,包括依次连通的火焰室、火焰传递管、热交换室,火焰室设有火焰入口,热交换室设有排气口,在热交换室的内部设有遗热利用管,所述遗热利用管为中空管道,管道的两端口与热交换室的外部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增设遗热利用管,既可以增大热交换室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率,又可以减缓热气从排气口排出的速度,从而降低热损失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蜂窝室节能环保燃烧室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蜂窝室节能环保燃烧室,包括依次连通的火焰室1、火焰传递管2、热交换室3,火焰室1设有火焰入口4,热交换室3设有排气口5,在热交换室3的内部设有遗热利用管6,所述遗热利用管6为中空管道,中空管道的两端口60通过焊点,与热交换室3的外壁焊接在一起,从而遗热利用管6的两端60都与热交换室3的外部相连通,外部的水可以通过遗热利用管6而不会进入热交换室3。
实际整个燃烧室是浸泡在加热水箱中的,由于水的流动性,使得遗热利用管6中充满了水,无形之中增加了热交换室3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得整个热交换的过程更加充分。而且,遗热利用管6是交错分布的,热气流通过时受到阻挡,速度自然会减慢,同样能使得热交换的过程更为充分,有利于环保和节能。
实际应用中,遗热利用管6的数量越多,排列越紧密,热交换的效果越好,越节能,越环保。所以,遗热利用管6的数量只要大于或等于一,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利邦厨具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利邦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34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道旋流上喷多孔蓄热体预混预热燃烧器
- 下一篇:火炬的燃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