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收集处理提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5616.0 | 申请日: | 201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3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琦;徐律徽;董浩;陈加帆;何宏涛;智丽萍;陆星;周莲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收集 处理 提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给水排水的雨水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及利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空间不断得到利用、建筑空间的变化变得多样化,出现了不少地面雨水或敞开地下空间雨水需要通过提升排到室外城市管网情况,如上海陆家嘴地区的保利广场、双辉大厦的下沉式入口和敞开地下车道,黄浦医疗中心的地下一层敞开地下空间,南京南站地下空间开发的地下广场等。在工程设计中往往是设置集水井和潜水泵排放到室外。但是,这部分用水量较大,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
从节能、节水、环保的角度出发,客观上这些雨水排水本身就需要收集、提升才能得到排放,利用这部分的雨水也符合我国发展绿色建筑、低碳经济的理念。因此,通过适当的水处理技术对雨水进行处理,并将其利用到绿化浇洒或水景补水中,将是既有创新又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新技术。
从技术的角度看,该实用新型的关键技术是解决集成有关的技术、选择适当的工艺流程、形成适宜建筑设计特点的综合技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处理提升装置,该装置具有地下或地面的雨水收集、雨水弃流和沉淀处理、雨水储存、雨水提升、雨水利用供水的功能。该装置可以在雨期将初期将雨水提升排入室外雨水检查井,雨期中进行雨水的水处理和储存,非雨期对储存的雨水进行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由水处理区、蓄水区、提升设备按水流方向依次一体化集成,互相用管道连接。
基于上述基本构思,在所述水处理区内设有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基于上述基本构思,在所述水处理区内采用斜板流、平流或竖向流沉淀装置。
基于上述基本构思,所述提升设备内设有恒压供水装置。
作为上述装置的一种优化,所述装置可采用钢结构拼装安装。可以实现模板化,便于工厂加工后,直接到现场安装,节省工时,安装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节水、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一体化集成,方便安装。该装置既可以用于雨水的收集、处理、提升排放和利用,也可用于类似于雨水水质的废水排放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及应用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图1中水平箭头的指示为水流的方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普通的集水装置内增加水处理技术措施,将其分为相对独立的几个区域。如图1和图2所示:由水处理区1、蓄水区2、提升设备3通过管道连接集成。水处理区1和蓄水区2根据雨水利用的规模确定,提升设备3根据雨水排放的设计要求和雨水利用量来确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区1内增加初期雨水弃流装置,解决初期雨水的水质利用问题,从而可简化、均衡雨水处理工艺。同时,也可以解决瞬间雨水流量过大的排放问题。弃流可采用旁通、溢流的形式。
作为一种优化,在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水处理区1内增加沉淀装置,雨水处理采用斜板流、平流或竖向流沉淀。雨水中的无机悬浮物通过重力沉淀、分离。斜板式沉淀可以扩大雨水处理的过水断面积,有利于固体与水的分离,提高雨水沉淀的效率。
作为上述一种优化,可在提升设备3中增加恒压供水装置,满足雨水排水和雨水利用情况下对流量、扬程的不同工况要求,以有利于雨水利用的可靠和节能。
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处理提升装置可采用一体化组合的集成形式,以便于空间运用。其结构形式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如不锈钢等。采用钢结构为模块式拼装安装,解决设备吊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为:如图1和图2所示,雨水经管道收集后进入水处理区1,在初期由旁通管或渠将雨水直接排入提升设备3(如水泵)处,由提升设备将水提升到室外雨水检查井;在雨水出现较大重现期排水时,收集的雨水也可直接排(溢水)到提升设备3处;在后期可进行雨水的沉淀处理,沉淀后的雨水进入蓄水区,供雨水排放和雨水利用。
在雨水利用中,可采用小流量的恒压提升设备,根据雨水利用的情况进行变频调节供水的工况。雨水利用可作为绿化浇洒、水景补水、地下车库地面冲洗等使用。
该装置即可设置在地下,也可设置在地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5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衣水冲马桶喷香装置
- 下一篇:雨水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