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RT用静叶伺服作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6316.6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8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大明;周景雷;孙文辉;李康;陈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华科航空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F01D1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商宇科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rt 用静叶 伺服 作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TRT用静叶伺服作动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密封装置的TRT用静叶伺服作动器。
背景技术
TRT为高炉煤气余压能量回收透平发电装置的简称(Blast-Furnace Top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 Unit),它是利用高炉出口煤气中所蕴含的压力能和热能,使透平膨胀机作功,驱动发电机发电的一种能量回收装置。从而达到节能、降噪、环保的目的,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目前现代国际、国内钢铁企业公认的节能环保装置。TRT自动控制系统分为主煤气系统、润滑油系统、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动力油系统)、透平机轴运动检测系统、氮气密封系统和水系统等6个系统。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在TRT装置中,属于几个主要系统之一。根据主控室的指令,来实现TRT的开、停、转速控制、炉顶压力以及过程检测等系统控制。要实现以上系统的功能控制,最终将要反映在控制透平机的转速上。要控制透平机的转速,就要控制调速阀或透平静叶的开度。而控制静叶或调速阀开度的手段就是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精度、误差,直接影响着TRT系统各阶段过程的控制。由此可见,该系统在TRT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的伺服作动器的密封形式和密封结构参见图1(a)和图1(b):小衬套和活塞杆之间的密封采用两组“密封圈111、密封环110”密封;活塞杆和小衬套之间没有导向支撑环节。
大衬套和活塞杆之间的密封采用两组“密封圈111、密封环110”密封外,加羊毛毡防尘;活塞杆和大衬套之间没有导向支撑环节。
活塞杆与缸体之间的密封采用“密封圈111、密封环110”密封。活塞杆和缸体之间的支撑环节采用尼龙喷涂法。
大小衬套和活塞杆的密封采用“密封圈111、密封环110”属于分体式密封。其中密封环的要求比较严格,选材要求高、加工和制造成本也高。因此,对选材和设备及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要高。而且在装配的过程中该密封环也容易被损坏,使用寿命较短,内漏量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TRT用静叶伺服作动器密封装置,第一衬套和活塞杆、第二衬套和活塞杆之间的密封采用两组斯特封密封,可以使伺服作动器达到零内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TRT用静叶伺服作动器,包括第一衬套、第二衬套以及活塞杆以及缸体,所述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都套接在活塞杆上,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第一衬套和活塞杆、第二衬套和活塞杆之间都是通过斯特封密封的。
上述活塞杆和缸体之间是通过格莱圈进行密封的。
上述活塞杆与第一衬套、活塞杆与第二衬套以及活塞杆与缸体之间均设置有起导向支撑作用的导向耐磨环。
上述第一衬套和活塞杆、第二衬套和活塞杆之间的斯特封都是两组。
上述第一衬套与活塞杆之间还设置有防尘圈。
上述导向耐磨环是一个或者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衬套和活塞杆的密封采用斯特封,适用于高低速直线往复运动的高压系统油缸。由于动静摩擦系数相近是伺服作动器的首选密封材料,采用两道活塞杆用同轴式密封圈,密封效果大大提高,可以达到零内漏:这种结构的密封圈的设置,抗挤出性能好、尺寸稳定、不受温度影响、不会发生困压,对于强冲击系统具有缓冲作用。并且摩擦力小,寿命长,启动时没有爬行现象。
2)活塞杆与缸体之间的密封采用格莱圈,适用于直线往复运动的高压系统油缸,这种活塞同轴式密封圈耐磨损,允许活塞与缸体之间有较大的间隙,降低了加工难度;摩擦力小,没有爬行等现象;工作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
3)活塞杆和衬套、活塞和缸体之间设有起导向支撑的导向耐磨环,导向耐磨环对于移动的活塞和活塞杆具有精确地导向支撑作用,可以吸收随时产生的径向力,确保密封元件不被径向力损坏,延长伺服作动器的寿命;同时可以防止活塞和缸体或活塞杆和衬套之间的金属接触,降低摩擦力,启动时不会出现爬行等现象,从而提高了伺服作动器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现有技术的伺服作动器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伺服作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斯特封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格莱圈的剖面图;
1-缸体、2-第一衬套(大衬套)、3-第二衬套(小衬套)、4-活塞杆、5-斯特封、6-格莱圈、7-防尘圈、8-导向耐磨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华科航空液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华科航空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63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