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火花塞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6026.1 | 申请日: | 201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9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韩佩茹;韩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佩茹 |
主分类号: | H01T13/40 | 分类号: | H01T13/40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臧传进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火花塞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花塞。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发电内燃机以及汽车所用的火花塞,是在绝缘体下部中安装有中心电极、上部安装有伸出其端部的金属杆,中心电极与金属杆之间由导体玻璃高温连接,金属杆上端部安装有接线螺母,在绝缘体下段包覆有金属壳体,金属壳体上电连接侧电极,中心电极与侧电极间具有跳花间隙。这种结构的火花塞点火闪光电弧能力有限,点火速度慢,致使燃烧室爆发性能差,易积碳,直接影响内燃机的功率,并且排放污染高,低温下不易启动。同时,现有的火花塞普遍存在电极消耗快,使电极间隙很快变大,致使火花塞放电电压超出点火线圈所提供的电压极限,造成断火、停火,使用寿命缩短,于是有人采用白金电极,以次提高火花塞的使用寿命,但采用贵重金属制造火花塞,其造价为普通金属火花塞的10倍,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火花塞普遍存在打火困难、点火速度慢、易积碳的弊端,提供一种打火力强、点火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的火花塞,以提高火花塞的整体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绝缘体,在绝缘体下段中安装有中心电极、上段中安装有伸出其端部的金属杆,中心电极的内端与导体玻璃高温连接,绝缘体上包覆有金属壳体,金属壳体上电连接侧电极,其结构特点是在导体玻璃与金属杆之间设有引射促燃器。
所述的引射促燃器包括密封的玻璃管,沿玻璃管长度方向外侧设有导电金属丝,导电金属丝的两端部与玻璃管两端部烧结在一起,且导电金属丝的两端部伸入到玻璃管内腔中形成发射端和接收端,玻璃管内腔中充有惰性混合气体。
所述的导电金属丝为镍丝,其表面镀镁。
所述的发射端端部呈尖端状或球状,所述的接收端端部呈尖端状或球状。
所述的发射端及其端部表面涂有碳酸盐层,所述的接收端及其端部表面涂有碳酸盐层。
所述的惰性混合气体为氩、氖混合气体。
在引射促燃器的下端部设有由导体材料制成的管帽,在管帽与导体玻璃之间设有弹簧。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导体玻璃与金属杆之间设有引射促燃器,而引射促燃器采用阴极射线原理设计,并且在引射促燃器的玻璃管内腔中充有惰性混合气体,而惰性混合气体在高压下又具有电离特性,这样,在金属杆与中心电极之间产生瞬间脉冲或脉动电流,因此打火力强,经试验,火花塞点火闪光电弧比普通火花塞提高十几倍,能瞬间穿透油雾分子,点火速度快,火力均衡,使油雾分子更小、更细,燃烧更充分,电极间不易积碳,节油10-20%,排放污染小,能在零下45℃低温环境下快速启动,并延长了火花塞的使用寿命。而在引射促燃器的下端部设有由导体材料制成的管帽,在管帽与导体玻璃之间设有弹簧,便于火花塞的组装,结构更合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引射促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引射促燃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佩茹,未经韩佩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60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电缆放线车
- 下一篇:HDMI A型双面铆压式结构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