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室温调节功能的节能除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4814.7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1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蒋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松井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3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10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室温 调节 功能 节能 除湿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室温调节功能的节能除湿机。
(二)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除湿机通常为冷冻型除湿机,不具备室温调节功能,它和空调一样均具有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阀组成的制冷系统,在该系统中,由压缩机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产生高温高压,使冷媒在冷凝器中沸腾,放出大量的热能,完成冷媒的液化,液化的冷媒经过过滤器和毛细管(或膨胀阀)减压,造成冷媒在低压状态下的蒸发,吸收大量的热能,完成冷媒的汽化回到压缩机,完成高温高压-放热液化-过滤减压-低温低压-蒸发吸热汽化-回到压缩机的循环。冷冻型除湿机就是把周边的空气吸收进去,经过蒸发器时空气温度就迅速下降达到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湿空气就凝结成水从空气总量中分离出来,使空气中的含湿量HR减小,从而达到了“除湿”的目的。
上述完成除湿目的的过程必须产生一个高温高压的冷凝器,一个低温低压的蒸发器,一个产生高温,一个制造低温,这一冷一热两大能源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所需要的,如果不能很好调控和利用这两大能源则是很大的浪费。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室温调节功能的除湿机。
一种具有室温调节功能的除湿机,包括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阀组成的制冷系统,所述蒸发器与冷凝器分别置于两个独立的机壳I和机壳II内,所述蒸发器侧方设有位于机壳I内的风机I,风机I进风侧设有位于机壳I上的进风口;所述冷凝器侧方设有位于机壳II内的风机II,风机II进风侧设有位于机壳II上的进风口;所述的风机I出风侧与风机II进风侧之间设有出风风门I,出风风门I还连通机壳I外部;所述风机II出风侧设有出风风门II,出风风门II连通机壳II外部。
优选地,所述的风机I为离心风机,所述的风机II为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当然,风机I和风机II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它类型的风机。
优选地,所述机壳II上的进风口处设有进风风门。
优选地,所述的风机II进风侧设有进风风门,出风风门I连通机壳II外部和进风风门。
优选地,所述机壳I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进风风门、出风风门I和出风风门II分别连接控制器。这样就可以使除湿机达到自动控制。当然也可做成手动控制,即各进风风门和出风风门由人工操控。
优选地,所述除湿机上还设置有加湿机。
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除具有除湿功能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系统内产生的制冷量和热量,可以实现长年除湿、夏天(或高温状态)制冷、冬天制热的效果,大大减少了能源消耗。
(四)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述一体式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所述分体式机组型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所述除湿机用于降温除湿时的工作原理图。
图4是实施例1所述除湿机用于升温除湿时的工作原理图。
图5是实施例1所述除湿机用于强制升温时的工作原理图。
图6是实施例1所述除湿机用于恒温恒湿时的工作原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地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一体式)
参照图1,一种具有室温调节功能的除湿机,包括由压缩机8、蒸发器1、冷凝器3和膨胀阀组成的制冷系统,蒸发器1置于机壳I 91内,冷凝器3置于机壳II 92内,所述蒸发器侧方设有风机I 2,所述冷凝器侧方设有风机II 4,风机I 2出风侧与风机II 4进风侧之间设有出风风门I 7,所述出风风门I 7还连通机壳I外部;所述风机II 4进风侧设有进风风门6,风机II 4出风侧设有出风风门II 5,出风风门II 5连通机壳II 92外部。
所述的风机I 2为离心风机。所述的风机II 4为轴流风机。所述机壳I 91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进风风门6、出风风门I 7和出风风门II 5分别连接控制器。
本实施例将除湿机做成一体机结构,即机壳I与机壳2相邻设置。其工作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松井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松井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48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状胎架撬板工装
- 下一篇:在载板芯片上倒装芯片的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