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消音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4701.7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8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孔正国;王俊杰;张宝龙;包友霞;樊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24 | 分类号: | F01N1/24;F01N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18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音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消声器,特别涉及一种车用消音器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噪音是客户非常关注的问题,在排气系统设计过程中,发动机在工作时,排气噪音对车内部噪音存在较大的贡献。尤其在低频噪音部分,车身表现得很敏感。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引起车身共振,造成车内部噪音非常不平顺,对汽车的品质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设计一套不仅在高频排气噪音方面而且在低频排气噪音方面均表现良好的排气消音器结构,显得很至关重要。排气噪音中的低频成分是整个声学设计中的关键而且重要的部分。排气消音器开发过程中,一些存在问题的低频噪音衰减是最为难点之处。在设计中提出简单而且效果显著的高低频噪音均可解决的方案,对整个排气系统的开发将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易实现、工艺简单、消音效果明显的车用消音器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消音器结构,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前挡板、后挡板,前挡板和后挡板将壳体分隔成前腔、中腔和后腔,一进气管跨越前腔架设,一出气管跨越后腔架设;其特点是,所述的中腔内充填有消音材料,所述的进气管跨越前腔架设并穿过中腔延伸到后腔;所述的出气管跨越后腔架设并穿过中腔延伸到前腔。
所述的前挡板和后挡板均为多孔挡板。
所述的出气管的位于中腔的部分设有多个内外贯通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一、兼顾降低排气噪音高频与低频成分:排气噪音经过设计的消音材料,使得高频声波转化为热量进行衰减,对低频成分的介质振动速度起到阻碍,使其声波得到衰减。
二、工艺简单:只需要设置两块设计成一定模式的穿孔挡板,中间放入一定的消音材料,便可达到设计要求。
三、效果明显:该设计在不增加排气背压的前提下,对排气高低频噪音的衰减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用消音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消音器结构,包括壳体1,在壳体内设有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将壳体分隔成前腔13、中腔14和后腔15,一进气管2跨越前腔架设,一出气管3跨越后腔架设。在中腔内充填有消音材料,进气管2跨越前腔13架设并穿过中腔14延伸到后腔15;出气管3跨越后腔15架设并穿过中腔14延伸到前腔13。
本实用新型中的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均为多孔挡板。
本实用新型中的出气管3的位于中腔的部分设有多个内外贯通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消音器结构的工作原理是,经过进气管的气流与噪音,首先进入后腔,然后从后腔折返穿过后挡板进入中腔,经过中腔的消音材料层消音后,再从前挡板出来进入前腔,又从前腔折返进入出气管,由出气管向外排出。充填在中腔的消音材料层对排气噪音的高频以及特定低频成分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通过合理的设计穿孔挡板,得到了合理的排气背压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47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辅助亚临界提取精油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预热压榨机压榨浓香植物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