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LED灯反光器和具有该种反光器的集成LED灯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4626.6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4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毛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有强 |
主分类号: | F21V7/00 | 分类号: | F21V7/00;F21S8/00;F21V29/00;F21V23/00;F21V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led 反光 具有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反光器或配光器,尤其涉及一种集成LED灯反光器和具有该种反光器的用于道路隧道照明的集成LED灯具。
背景技术
路灯、隧道灯、泛光灯等大功率灯照明具有定向照明需求的特点,而LED灯虽然是定向点光源,但LED灯的定向照明光分布与道路照明所需要的光分布却存在较大的区别,其区别在于:未经配光设计的LED灯在空间360°范围内一般发光角小于50°,而道路照明在道路纵向的要求发光角度更大。因此,在将LED灯应用于道路隧道等照明场合时,常需要对LED灯进行配光设计。但是目前的集成封装LED灯具配光设计技术存在如下问题:不采用透镜配光,路面均匀度达不到要求,有大比例的灯光照射到不需要照明的地方,造成很高比例的光浪费;而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透镜来增大集成LED灯的照射角度以提高照明均匀度,但在提高照明均匀度的同时照明的亮度也降低了,这是由于使用透镜使LED灯具照射角度增大,将会导致更多的光线照射到道路不需要照明的区域,仍然存在较大的光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变LED灯的定向照明分布,以达到路灯、隧道灯、泛光灯等大功率灯定向照明需求的集成LED灯反光器和具有该种反光器的用于道路隧道照明的集成LED灯具,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反光器形成左、右两侧开口及下侧开口的反光腔结构,包括位于前侧的前反光板、位于后 侧的后反光板及位于上侧并连接前反光板和后反光板的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供集成LED灯光线进入反光腔结构内的通孔,所述前反光板自上而下呈S形向前延伸,前反光板包括前反光板上部和前反光板下部,前反光板上部呈外凸内凹的弧面结构或曲面结构,前反光板下部呈内凸外凹的弧面结构或曲面结构。本实用新型所称的集成LED灯具有如下结构:将若干功率型发光二极管以阵列式排列的形式共同封装成一个小发光平面,功率可达几十瓦到一两百瓦。本实用新型的反光器使用在集成LED灯作为光源的灯具时,通过顶板安装在基板上或通过顶板与透镜安装孔一起安装在基板上,后反光板位于道路宽度方向人行道“屋边”不需较高亮度照明的一侧并靠近集成LED灯,前发光板则位于道路宽度方向行车道需要较高亮度照明的一侧并靠近LED灯,反光器的左右方向则与道路的纵向延伸方向一致;而集成LED灯则从反光器顶板的通孔穿过位于反光器的反光腔顶部。起主要反光作用的前后反光板,其中,根据路面宽度、集成LED灯较大发射角部分的角度范围、设计不同曲率的外凸内凹的弧面结构使得前反光板上部内表面形成凹面反光面,控制集成LED灯较大发射角部分的光反射向机动车道路面,并有大部分光沿纵向两侧反射;外凹内凸的弧面结构使得前反光板下部内表面形成凸面反光面,使集成LED灯产生的较小发射角部分但会射出路面的光线通过前反光部上部的外凹内凸面反光面反射到路面横向远离屋边的机动车路面上,并有大部分光沿纵向两侧反射。而整体上LED灯产生的光线在前反光板上的入射角和反射角自上而下逐渐增大,通过外凸内凹的弧面结构或曲面结构防止发射角度大的光射出行车道,并将大部分光线反射更均匀分布在左右两侧车道上,沿道路横纵向投射更宽的范围;而后反光板则可将原本可能会照射的道路无需照明的区域的光线反射回前反光板或直接反射到道路路灯两侧需要照明的区域,避免光线浪费。控制反光器左、右两侧的开口深度使光线能沿道路纵向照射的更大的范围而不产生直接射入司机眼睛的眩光。通过本实用新型反光器的配光作用,可使集成LED灯产生的光线沿道路纵向具 有较大的照射范围,因此本发明反光器能保证大部分光线照射在道路需要照明的区域范围内,避免光浪费,大幅度提高节能率。
作为优选,所述前反光板左右方向上呈中间部分向内凹进左、右侧向外翘起,从而使前反光板沿左右方向从中间到左、右两侧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逐渐增大,从而使入射到前反光板上的光线内被发射到沿道路纵向延伸的较大范围内,进一步提高机动车路面照度均匀度。
作为优选,所述后反光板呈竖直板状结构;或所述后反光板包括后反光板上部和后反光板下部,所述后反光板上部呈自上而下向后延伸的抛物面结构,所述后反光板下部呈自上而下向前延伸的抛物面结构,后反光板上部的抛物面结构和后反光板下部的抛物面结构可有效改变入射在后反光板上的光线的发射方向,使光线投射在路面上需要照明的区域内,从而提高路面的亮度,提高节能率。
作为优选,所述后反光板上部和后反光板下部之间通过竖直面部过渡连接,从而可使后反光板下部尽量向前靠,使入射在后反光板下部的光线最大限度地照射在路面需要照明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有强,未经毛有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46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