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纳米竹碳化纤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3794.3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0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章颖;姚学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华彩母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253 | 分类号: | D01D5/253;D01D5/24;D01D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4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碳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纤,尤其是一种含有纳米竹碳的竹碳化纤。
背景技术
竹碳是一种古老的材料,具有优良的吸附性、吸潮性和抗菌性,是环境清道夫。市售的纳米竹碳化纤是将纳米竹碳和化纤混合制成母粒,再经熔化拉丝制成纳米竹碳化纤。竹碳粉径越小,表面积越大,吸附功能越好,所以纳米级的纳米竹碳吸附效果最好。但目前市售的纳米竹碳化纤是实心圆形截面,化纤的表面积相对较小,降低了纳米竹碳与外部介质的接触面积,制约了纳米竹碳功能的发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竹碳化纤,能有效地扩大化纤的表面积,从而更有效的发挥化纤中竹碳的功能,并使化纤的手感更柔软。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纳米竹碳化纤,主要包括纳米竹碳和化纤材料,所述纳米竹碳化纤的横截面呈三角形,且横截面的中心有圆形通孔。
一种纳米竹碳化纤,由纳米竹碳和化纤材料组成,所述纳米竹碳化纤的横截面呈圆形,其中心有圆形通孔,且横截面的圆周上还凸出有至少三个均匀分布的横截面为细长矩形,但其边缘两个转角为圆角过渡的矩形齿,其中每个矩形齿的中心线均与圆形横截面的直径相重合,又这些矩形齿内也分布有纳米竹碳和化纤材料。
一种纳米竹碳化纤,由纳米竹碳和化纤材料组成,所述纳米竹碳化纤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椭圆形横截面内均布有至少两个圆形通孔,其横截面的椭圆周边上还凸出有至少四个均匀分布的横截面为细长矩形,但其边缘两个转角为圆角过渡的矩形齿,其中每一个矩形齿的中心线均与其临近的一个圆形通孔的直径重合,又所述各个矩形齿内均分布有纳米竹碳和化纤材料。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是中空异形纳米竹碳化纤,有效的增加了纳米竹碳化纤的表面积,扩大了纳米竹碳与外部介质的接触面积,从而能更有效的发挥纳米竹碳化纤中纳米竹碳的功能。同时,由于化纤中空,因而手感更加柔软。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纳米竹碳化纤的横截面1呈三角形,其中心是圆形通孔2,横截面1中分布有纳米竹碳3和化纤材料4。如图1所示,三角形横截面1的三条边均为内凹的曲线,因而进一步增加了纳米竹碳化纤的表面积。
实施例2如图2所示,纳米竹碳化纤的横截面1呈圆形,其中心是圆形通孔2,横截面1中分布有纳米竹碳3和化纤材料4。如图2所示,横截面1的圆周上凸出有六个均匀分布的横截面为细长矩形,但其边缘两个转角为圆角过渡的矩形齿5,每个矩形齿5的中心线均与圆形横截面1的直径相重合,又每个矩形齿5内均分布有纳米竹碳3和化纤材料4。矩形齿5个数不限,一般不宜少于三个,也不宜多于十个。矩形齿5在圆形横截面1上的分布一般以均分,对称为宜。
六条矩形齿5的存在不仅有效地扩大了纳米竹碳化纤的表面积,相邻两个矩形齿5之间形成凹槽,由于矩形齿5比较细长,所以凹槽较深,形成了毛细通道,产生芯吸效应,使纳米竹碳化纤的吸湿性、吸附性更好。
实施例3如图3所示,纳米竹碳化纤的横截面1为椭圆形,横截面1内均布有四个圆形通孔2,横截面1中分布有纳米竹碳3和化纤材料4。其椭圆形横截面1的圆周上凸出有八个均匀分布的横截面呈细长矩形,但其边缘两个转角为圆角过渡的矩形齿5,每个矩形齿5的中心线均与其临近的圆形通孔2的直径相重合,且上述八个矩形齿5还以椭圆形横截面1的长轴和短轴为中心线上下、左右对称布置,每个矩形齿5内均分布有纳米竹碳3和化纤材料4。又每个矩形齿5的远端一般为圆角过渡。
椭圆形横截面1中,圆形通孔2的个数不限,但最少不少于2个,最多不超过12个,矩形齿5的个数也不限,但最少不少于4个,最多不超过12个。圆形通孔2和矩形齿5均应均匀分布。
各个实施例中,化纤材料为PET,或PPT,或PBT,或锦纶,或氨纶,或丙纶等化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华彩母粒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华彩母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37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盆栽自动给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将盐碱地变为良田的长效治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