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隙减速箱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3579.3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6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毛玉鹏;胥海量;陈润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斯克达环保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0 | 分类号: | F16H1/20;B23Q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佘文英 |
地址: | 71000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 | ||
1.一种消隙减速箱,包括箱体(1)、第一输出轴(17)以及第二输出轴(30)、调节轴(36)、高速轴(42)、第一斜齿轮(16)、第二斜齿轮(23)、第三斜齿轮(24)、第四斜齿轮(28)、第五斜齿轮(29)和第六斜齿轮(31),其特征是:在箱体(1)内设有双导程蜗杆轴(6)和蜗轮(22),双导程蜗杆轴(6)上蜗杆的左齿面与右齿面导程不同,轮齿的形状为厚度连续变化的齿形,双导程蜗杆轴(6)与蜗轮(22)啮合,双导程蜗杆轴(6)尾端螺纹槽上安装有锁紧螺母(5),双向推力球轴承(8)安装在蜗杆套杯(3)上,蜗杆套杯(3)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箱体(1)上,并通过蜗杆套筒(7)及锁紧螺母(5)进行定位并压紧,蜗杆端盖(4)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蜗杆套杯(3)上压紧双向推力球轴承(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隙减速箱,其特征在于调节轴(36)和高速轴(42)均安装在箱体(1)内,第一输出轴(17)以及第二输出轴(30)分别安装在箱体(1)内,第一斜齿轮(16)和第五斜齿轮(29)通过胀紧套分别连接在第一输出轴(17)和第二输出轴(30)上,蜗轮(22)及第二斜齿轮(23)通过键连接在高速轴(42)上,并分别通过输出轴套筒(15)和高速轴锁紧螺母(41)进行定位,第六斜齿轮(31)通过键连接在调节轴(36)上,第三斜齿轮(24)通过胀紧套连接在调节轴(36)上,第四斜齿轮(28)通过键连接在调节轴(36)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隙减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齿轮(16)与第六斜齿轮(31)分别为左旋和右旋齿轮,第四斜齿轮(28)和第五斜齿轮(29)分别为左旋和右旋齿轮,第四斜齿轮(28)与第六斜齿轮(31)构成人字型齿轮;第二斜齿轮(23)与第三斜齿轮(24)啮合,第一斜齿轮(16)与第六斜齿轮(31)啮合,第四斜齿轮(28)与第五斜齿轮(29)啮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隙减速箱,其特征在于第三斜齿轮(24)采用分齿形式,其上下两齿分别与第二斜齿轮(23)同一齿的两侧面啮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隙减速箱,其特征在于两个输出轴的下端盖(19)与输出轴之间均安装有唇形密封圈(20),以防止润滑液流出;轴承端盖与箱体(1)之间、蜗杆套杯(3)与箱体(1)之间装有密封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隙减速箱,其特征在于两个输出轴的螺纹槽上均安装有输出轴锁紧螺母(18)、高速轴(42)的螺纹槽上安装有高速轴锁紧螺母(4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隙减速箱,其特征在于两个输出轴的下端盖(19)和两个输出轴的上端盖(13)均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箱体(1)上;高速轴上端盖(40)以及高速轴下端盖(21)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箱体(1)上;调节轴套杯(39)用螺钉紧固连接在箱体(1)上,调节轴上端盖(38)通过螺钉连接在调节轴套杯(39)上,调节轴上端盖(40)上装有调节螺母(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斯克达环保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斯克达环保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35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力偶合器循环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盘式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