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用无刷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2460.4 | 申请日: | 201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9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戴隆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隆党 |
主分类号: | H02P6/08 | 分类号: | H02P6/08;H02P6/16;H02H7/085;H02H7/09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自行车 用无刷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无刷控制器。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中需要通过控制器来控制电机的速度,控制刹车,有的还控制报警。目前电动自行车广泛采用的是直流永磁电机,要使它不断向前转动,就要换向。有刷电机是采用碳刷和换向器进行换向工作的电机,而无刷电机是一种特殊的直流电机,它采用内置磁性传感器(霍耳元件)检测电机转动到的位置,再输入不同方向的电流进行电子换向。有刷电机碳刷和换向器之间有摩擦,会磨损,而无刷电机的传感器和磁铁之间没有摩擦,不会磨损。有刷电机是靠换向器(也叫整流子)来保证转子(旋转部分)和固定部分的磁场保持连续朝一个方向的吸引力或排斥力。这套换向机构最重要的机件就是电刷,控制器无须改变电流方向,其控制器叫有刷控制器。换向器有触点,是有磨损的。而无刷直流电机本身没有换向器,靠控制器改变电机线圈内部电流方向,同样保证转子和固定部分的磁场,保持连续朝一个方向的吸引力或排斥力。控制器采用晶体管无触点开关,永不磨损,这就是无刷控制器。无刷控制器一般靠霍尔传感器确定转子磁场位置,在恰当时机给相应线圈改换电流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无刷控制器的技术方案,在驱动芯片上外接一只隔离二极管和一只自举电容, 解决VDMOS场效应管的电源问题,提高使用的可靠性。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用无刷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刷电机控制芯片IC1,无刷电机控制器IC1的输出端连接3路驱动芯片IC2、IC3、IC4,无刷电机控制芯片IC1的4、5、6、8脚连接电机霍尔传感器,外部电源通过稳压芯片IC5降压稳压后为各芯片提供工作电源VCC,驱动芯片IC2、IC3、IC4的6、8脚之间分别连接自举电容,驱动芯片IC2、IC3、IC4的8脚与工作电源VCC之间连接隔离二极管,驱动芯片IC2、IC3、IC4的6脚分别连接马达的U、V、W相。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用无刷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刷电机控制芯片IC1的2脚与驱动芯片IC2的2脚高电平输入端连接,无刷电机控制芯片IC1的21脚与3脚的低电平输入端连接,两路输入电路间均设置反相器。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用无刷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刷电机控制芯片IC1的1脚与驱动芯片IC3的2脚高电平输入端连接,无刷电机控制芯片IC1的20脚与3脚的低电平输入端连接,两路输入电路间均设置反相器。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用无刷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刷电机控制芯片IC1的24脚与驱动芯片IC4的2脚高电平输入端连接,无刷电机控制芯片IC1的19脚与3脚的低电平输入端连接,两路输入电路间均设置反相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专用的无刷电机控制芯片,采用内置磁性传感器(霍耳元件)检测电机转动到的位置,再输入不同方向的电流进行电子换向,无刷电机控制器的传感器和磁铁之间没有摩擦,不会产生磨损。在驱动芯片上外接一只隔离二极管和一只自举电容,解决VDMOS场效应管的电源问题,提高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的电动自行车用无刷控制器,包括无刷电机控制芯片IC1,无刷电机控制芯片IC1采用无刷专用芯片MC33035,无刷电机控制器IC1的输出端连接3路驱动芯片IC2、IC3、IC4,驱动芯片IC2、IC3、IC4采用IR2103,无刷电机控制芯片IC1的2脚与驱动芯片IC2的2脚高电平输入端连接,无刷电机控制芯片IC1的21脚与3脚的低电平输入端连接,两路输入电路间均设置反相器,无刷电机控制芯片IC1的1脚与驱动芯片IC3的2脚高电平输入端连接,无刷电机控制芯片IC1的20脚与3脚的低电平输入端连接,两路输入电路间均设置反相器,无刷电机控制芯片IC1的24脚与驱动芯片IC4的2脚高电平输入端连接,无刷电机控制芯片IC1的19脚与3脚的低电平输入端连接,两路输入电路间均设置反相器。无刷电机控制芯片IC1的4、5、6、8脚连接电机霍尔传感器1,外部电源通过稳压芯片IC5降压稳压后为各芯片提供工作电源VCC,驱动芯片IC2、IC3、IC4的6、8脚之间分别连接自举电容,驱动芯片IC2、IC3、IC4的8脚与工作电源VCC之间连接隔离二极管,驱动芯片IC2、IC3、IC4的6脚分别连接马达2的U、V、W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隆党,未经戴隆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24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