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发光功能的把手套组合体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8576.0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9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昭铭;范赫宸;王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昭铭;范赫宸;王义鹏 |
主分类号: | B62K21/26 | 分类号: | B62K21/26;F21V8/00;F21V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顾以中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发光 功能 手套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把手套组合体,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套装在车辆的把手杆上,并具有发光功能的把手套组合体。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机车、自行车等车辆在设计上,通常具有一对可供握持的把手杆,为了提高握持时的舒适性及稳固性,通常会在把手杆上分别套装一个软质材料制成的把手护套。以往把手护套在使用时,虽然可以让使用者在握持时更为稳固、舒适,但是一般安装把手护套的车辆在行驶时,除了必需稳定掌控方向外,也需要随时注意行车的安全性,特别是本身没有光源的自行车,在昏暗的路段行驶时特别危险。为了提高车辆在夜间行驶时的安全性,有些自行车使用者会在车体上加装反光条,但是反光条必需借助外来光源才能发光,因此,对于自行车在夜间行驶时的安全性帮助并不大。
以上的缺点虽然和把手护套的设计无关,但若能使把手护套兼具有发光的功能,将可大大提高安装该把手护套的车辆在夜间使用时的安全性及产品的附加价值,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前述需求作改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创新,并可提高安装的车辆使用安全性的具有发光功能的把手套组合体。
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套组合体可套装在一个把手杆上,并包含:一个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具有一个外套壁。
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套组合体还包含一个导光内套,及一发光单元,该导光内套穿套在该把手杆上,并具有一入光面,而该发光单元可以产生光,并将光照射到该导光内套的入光面,所述外套管的外套壁包覆该导光内套,并具有一个可让光透射出来的透孔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套组合体,该外套管还包括一个由外套壁界定而成并容纳该导光内套的通道,所述透孔单元具有一个供该导光内套突出于通道外的通道透孔。
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套组合体,该导光内套包括一个设置该入光面的导光围壁,以及一个连接该导光围壁并突出于该通道透孔的导光端壁。
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套组合体,该外套壁还具有一个界定出该通道的内环面,以及一个和内环面间隔的外环面,所述透孔单元还具有至少一个贯穿该内环面及外环面的围壁透孔。较佳地,上述围壁透孔包括两个贯穿该内环面及外环面的长围壁透孔,以及两排贯穿该内环面及外环面的短围壁透孔。
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套组合体,所述长围壁透孔及短围壁透孔以等角度方式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套组合体,该外套管还包括一个自该外套壁一体延伸并往外逐渐扩大的突环壁,以及一个由该突环壁界定而成的容纳空间,所述发光单元包括一个位于该容纳空间内的架设环,以及数个安装在该架设环上并朝向该导光内套的入光面的发光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通过该导光内套与外套管的内外套合,以及利用导光内套将发光单元产生的光引导至透孔单元的结构不但创新,且前述设计还可以让把手套组合体产生光,进而提高安装该把手套组合体的车辆在夜间行驶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把手套组合体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剖视分解图;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纵向组合剖视图;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把手套组合体的一个较佳实施例适合安装在例如自行车、机车等车辆的一个把手杆1上,所述把手杆1是一个截面为圆形的中空管体,该把手套组合体包含:一个导光内套2、一个提供光源的发光单元3,以及一个穿套在该导光内套2外周围的外套管4。
本实施例的导光内套2由可导光的透光材料制成,并包括一个围绕该把手杆1的中心轴线设置的导光围壁21,以及一个连接在该导光围壁21的一端的导光端壁22,该导光围壁21具有一个远离该导光端壁22且为环形结构的入光面211。
本实施例的发光单元3包括一个环状并对应该导光内套2的入光面211的架设环31、数个等角度地安装在该架设环31上的发光件32、一个内部装有电池并安装在车辆上的供电器34,以及一条电连接所述发光件32及供电器34的电线33,安装后前述发光件32产生的光往该入光面211照射,再经由导光围壁21往导光端壁22传送。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上,该发光单元3的电线33也可以直接和例如机车的电力系统连接,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在设计上并不以具有供电器34为必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昭铭;范赫宸;王义鹏,未经陈昭铭;范赫宸;王义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85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连杆式双动车闸
- 下一篇:可携式太阳能充电结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