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减振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6762.0 | 申请日: | 201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8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清;朱思洪;贺亮;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K21/08 | 分类号: | B62K21/08;B62J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附加 空气 弹簧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涉及一种带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减振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自行车虽然在外形上有各式各样的改进,但对于路面的适应性,尤其对于农村凹凸不平的路面的适应性长期以来缺乏重大的改善,近年来,不断出现一些减振的自行车,如专利号为92229172.1、名称为越野自行车和专利号为96202667.0、名称为减振自行车,专利号为95217065.5、名称为前后双减震自行车,专利号为93247452.7、名称为自行车减震悬挂装置,它们都设置有前后减震装置,对现有的自行车在减震方面作了不少工作,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它们还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专利号为92229172.1的专利产品,其后摇臂为单管,其抗弯强度小,其后货架不能承重,前减震结构庞大,重量大;专利号为93247452.7的产品其后减震行程小,而且受到链条的限制;专利号为95217065.5的产品其货架承重有限,只能单人骑驶,前减震不合理,前轴的运动轨迹与活塞杆的运动轨迹相矛盾;专利号为96202667.0的产品其无法安装后货架,前叉不合理,因其前轮轴不在转向轴的延长线的前沿,转向不灵活,此外,这些自行车的减振装置的刚度与阻尼都是设计中确定的定值,不能根据路况、骑车人的重量等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只需安装一个可调刚度与阻尼的减振装置就能对来自前、后轮的振动都进行有效衰减的减振自行车,同时后货架具有足够承重能力。当行驶时即使遇到较大的沟坎,人都会感觉很平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带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减振自行车,是由前轮(1),前车架(2),铰链(3),横摆臂(4),车把(5),紧定螺钉(6),车座(7),上连接板(8),空气弹簧(9),下连接板(10),空气通道(11),通道调节阀芯(12),充气阀(13),附加气室(14),隔板(15),后轮(16),小链轮(17),后三角架(18),链(19),大链轮(20),脚蹬(21),货架(22),后挡泥板(23),前挡泥板(24)组成;其特征在于:前车架(2)与后三角架(18)为刚性联接,车座(7)安装在横摆臂(4)上,横摆臂(4)铰接在前车架(2)上,可在竖直面内上下转动,横摆臂(4)与后三角架(18)之间装有带附加气室(14)的空气弹簧(9),两者通过空气通道(11)相通,空气通道(11)的通路大小可通过通道调节阀芯(12)调节,空气弹簧(9)、附加气室(14)、空气通道(11)及通道调节阀芯(12)共同组成减振元件,实现减振的作用。
上述的带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减振自行车,其特征是空气弹簧(9)为金属活塞式或橡胶囊式或橡胶膜式气弹簧。
上述的带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减振自行车,其特征是空气通道(11)为圆柱形孔,孔的直径为1~10mm。
上述的带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减振自行车,其特征是附加气室(14)是由隔板(15)和下连接板(10)所封闭的后三角架(18)的部分钢管构成。
上述的带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减振自行车,其特征是附加气室(14)的容积为空气弹簧容积的1.5~2倍。
上述的带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减振自行车,其特征是通道调节阀芯(12)的螺纹小径大于或等于空气通道11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空气弹簧的非线性刚度特性获得低固有频率,从而可以衰减更多地面不平产生的振动,并可以根据路况和骑车人的体重等调节减振装置的刚度和阻尼,从而可实现最佳的减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放大的结构示意图,本示意图中的空气弹簧为橡胶囊式。
附图中:1、前轮,2、前车架,3、铰链,4、横摆臂,5、车把,6、紧定螺钉,7、车座,8、上连接板,9、空气弹簧,10、下连接板,11、空气通道,12、通道调节阀芯,13、充气阀,14、附加气室,15、隔板,16、后轮,17、小链轮,18、后三角架,19、链,20、大链轮,21、脚蹬,22、货架,23、后挡泥板,24、前挡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67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安全排插
- 下一篇:玻璃钢模具放置预留嵌件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