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蹬式升降吊篮提升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0721.0 | 申请日: | 201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0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冯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晓鹏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B66F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维斗 |
地址: | 253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蹬 升降 吊篮 提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升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脚蹬式升降吊篮提升机。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楼房的外墙涂刷、清洗及电梯、幕墙的安装等作业使用的脚蹬式升降吊篮提升机,钢丝绳经过提升机外部绳轮时,钢丝绳容易脱槽而导致卡绳,将钢丝绳损毁,严重时甚至将钢丝绳卡断,导致吊篮下滑而发生危险。钢丝绳插入提升机绕过齿轮槽后必须手动使用专用工具将钢丝绳翘起,操作复杂,而且容易将钢丝绳倒插入提升机齿轮槽内卡住钢丝绳或损坏钢丝绳和其它内部元件。现有的提升机仅使用一个止回组件或双止回键同步制动,而止回组件的键筒在受力较大时,容易崩溃或者损坏而失效,同步制动止回键缺点就是棘轮对止回键冲击力较大,很容易崩溃或者损坏而失效,这样就会造成吊篮坠落而引起不必要的事故。可见,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就是提升机的安全系数低以及卡绳和脱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解决现有提升机存在的安全系数低、卡绳和脱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的提升机是具有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的脚蹬式升降吊篮提升机。
本方案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脚蹬式升降吊篮提升机,包括有机壳组件,主动齿轮,传动齿轮,过绳齿轮,绳轮和止回组件;主动齿轮与过绳齿轮同轴,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绳轮分为前绳轮和后绳轮,前绳轮与后绳轮之间的机壳组件上设置有挡轴,前绳轮顶端设置有防脱导绳轮。
为了进一步完善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脚蹬式升降吊篮提升机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所述的止回组件有两个,两个止回组件呈30-120°的夹角。
为了进一步完善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脚蹬式升降吊篮提升机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所述的止回组件包括有键筒以及键筒内顺次连接的丝堵、压簧和止回块。
为了进一步完善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脚蹬式升降吊篮提升机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所述的键筒的内截面为五边形,止回块的外截面为五边形。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本方案在现有的外部机架组件上设置有挡轴和以及在前绳轮顶端设置有防脱导绳轮。防脱导绳轮是与前绳轮配合,环抱在前绳轮上方,起到防脱与导向作用。加装防脱导绳轮以后,已完全有效地防止了因钢丝绳脱落引起的卡绳和损坏钢丝绳的现象,同时也提高了其使用安全性。挡轴的主要作用是将插入提升机内的钢丝绳自动抬起和防止钢丝绳倒插入提升机齿轮槽内而卡住钢丝绳,节省了手动翘起钢丝绳的工作和专用工具,同时也有效防止了因钢丝绳倒插入提升机齿轮槽内对钢丝绳和其它元件的损坏。
由于本方案在现有的提升机加装了一个非同步制动止回组件,使其在工作状态下可以起到双制动双保险的作用,即一个止回组件失去作用时还能有另一个止回组件产生作用。非同步止回组件的最大特点就是两个止回组件非同步制动,在工作状态下其中一个止回组件离位后另一个止回组件随即产生作用,从而减小了棘轮转动时对止回组件的相互撞击力,防止了因棘轮和止回组件损毁而打滑发生危险。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止回块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其中,1为后绳轮,2为丝堵,3为压簧,4为止回块,5为主动轮,6为机壳组件,7为传动齿轮,8为键筒,9为过绳齿轮,10为前绳轮,11为防脱导绳轮,12为挡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脚蹬式升降吊篮提升机,包括有机壳组件6,主动齿轮5,传动齿轮7,过绳齿轮9,前绳轮10、后绳轮1和止回组件;主动齿轮与过绳齿轮同轴,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前绳轮10与后绳轮1之间的机壳组件6上设置有挡轴12,前绳轮10顶端设置有防脱导绳轮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晓鹏,未经冯晓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07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窗式空调
- 下一篇:一种治理污染排放的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