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圆柱式空心桥墩预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19649.X | 申请日: | 2010-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0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牛宏;周江;刘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 圆柱 空心 桥墩 预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桥梁桥墩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等截面圆柱桥墩的设计,进一步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圆柱式空心桥墩预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公路桥梁的圆柱式墩大多采用实心截面,材料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其施工工艺主要采用就地现浇的一体式成型方法。这种传统工艺主要的缺点在于:施工工期较长、就地现浇的施工受环境的影响较大、施工质量不易控制。以城市桥梁为例,在完成基础施工后,在桥墩的后续施工中,各个工序均需在现场进行(绑扎钢筋、安置模板、浇注混凝土、拆模、养生等),在墩柱施工完成,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这对工期要求较高的项目是一个制约;同时,由于现场浇注施工需要占用较大的场地,这种工艺流程对日益拥挤的城市交通体系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影响。再以海上桥梁施工为例,如果采用现场浇注的施工方法,对临时施工平台、便桥的投入将非常大;同时由于受潮汐、台风的影响,现场浇注对工期控制也是不利的。
基于以上原因,目前在海上桥梁施工中,已经开始采用预制件进行预制拼装,即在预制件的接头处预留钢筋,将预制件吊装到位后,采用焊接等方法使钢筋连接,然后现场浇注混凝土湿接头,这种接头处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湿接头工法——现场焊接预留钢筋、浇注接头混凝土,因此,使用此种预制件在现场焊接和浇注接头混凝土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搭设相应的施工平台,并在施工后仍要对后浇注的混凝土结构进行一定时间的养护,不利于混凝土质量控制和提高施工效率及缩短工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圆柱式空心桥墩预制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利于质量控制、施工效率低和工期长的问题。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圆柱式空心桥墩预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面为圆形的空心墩柱和实心的墩顶段,所述的空心墩柱包括过渡段和标准段,其中过渡段的一端上设置有安装台阶,标准段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台阶,墩顶段下端设置有可与标准段上安装台阶嵌套配合的定位台阶,上端的外圈上设置有环形的预应力张拉锚固施工槽;所述的空心墩柱的环形壁内纵向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预留孔,墩顶段相应位置也设置有纵向的上下贯通的预留孔,所述预留孔在空心墩柱和墩顶段的环形截面上均布设置。
上述标准段中预留孔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器预留槽;连接器预留槽为了保证上下预制件在安装时,用来容纳比预应力粗钢筋外径稍大的连接器。
上述标准段有多种长度供选择。使用中可根据需要组合使用。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桥梁设计技术的进步,桥墩结构向着轻型、高强和快速施工的方向发展,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理念就是将桥墩墩身分解成若干轻型部件,在工厂或预制厂集中预制,再运往现场拼接成桥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节约建筑材料:在满足结构受力的前提下,可以减少混凝土材料的使用量,以120cm直径的空心圆柱墩为例,如果采用30cm的壁厚,截面混凝土的用量相比实心截面可以减少约25%,同时由于墩身自重的减轻,可以减少下部桩基的工程量,不失为一种低碳的结构设计。
2、充分发挥高强材料的作用:墩身可采用较高等级的混凝土材料,由于采用了工场预制的构件制作方式,混凝土材料强度的保证率高;同时因为采用了预应力粗钢筋,亦可为墩身提供较高等级的承载力,加之墩身存在预压力,减少了墩身裂缝的发生,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
3、缩短施工工期:由于采用了工场预制的工艺,可以在施工下部基桩的时候,同时进行桥墩的预制,在基桩施工完毕后,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桥墩的施工,为上部的施工节约宝贵的时间。这对于地处繁忙交通状况下的城市桥梁施工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样对于受海浪和天气影响的海上桥梁施工来说,这种施工工艺无疑具有明显的优势。
4、利于质量控制:按照传统的现场浇注施工工艺进行桥墩施工时,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绑扎钢筋、安置模板、浇注混凝土、拆模、养生等工序,而现场浇注施工的质量往往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同时由于施工人员数量较多,施工场地规模大,加之人员施工水平良莠不齐,造成现场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的工作较为繁重,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大。工场预制的工艺则完全可以克服上述缺点,由于采用了集中预制、工厂化生产的模式,从施工机具、材料、人员、工艺等均可严格按照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来控制,可以显著地提高工程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96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停靠多层汽车的多功能停车台
- 下一篇:一种LED面板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