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及应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和电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11124.1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4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成;刘卫东;乔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5/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应用 液晶 显示装置 电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应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和电视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显示技术领域已经占据了较大的市场。其中液晶显示装置(如液晶电视机、液晶显示器等)的液晶屏面板本身并不发光,其属于背光型显示器件,需要在液晶屏面板的背后设置背光源,并依靠液晶屏面板中均匀排列的细小的液晶颗粒通过“阻断”和“打开”背光源发出的光线来显示画面。
在利用背光源为液晶屏面板提供光源时,为了保证液晶屏面板所获得光的亮度及均匀性,需要提供包含有背光源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中还包括一系列光学膜片)以对背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光学处理,从而满足应用要求。目前背光模组在光学架构上分为侧光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在侧光式背光模组中需要使用导光板来对背光源发出的光进行扩散,此时背光源组装于导光板的侧部。在直下式背光模组中需要使用扩散板来对背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扩散,此时背光源组装于扩散板的正下方。
对于直下式背光模组而言,除了使用扩散板之外,一般还会使用下扩散片、棱镜片、微透镜(Microlens)、上扩散片以及增亮模等光学膜片来进一步保证液晶屏面板所获得光的亮度及均匀性。如图1所示,目前即使最为简化的背光模组光学构架,也要包括扩散板11和下扩散片12。其中背光源13发出的光直接到达或经过反射片14反射后到达扩散板11,所述光经过扩散板11的扩散后到达下扩散片12,然后经过下扩散片12的进一步扩散后到达液晶屏面板15,为液晶屏面板15提供光。
由上述可知,现有的背光模组除了扩散板外,还需要至少使用一张下扩散片甚至更多光学膜片,这样导致背光模组结构及生产工艺复杂,需要较多人力物力,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在保证产品性能的情况下具有简化的结构和生产工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显示屏面板,用于接收背光源发出的光并利用所述光显示图像;
背光源,具有恒定的电压和电流,用于为所述显示屏面板提供光;
扩散板,设在所述显示屏面板和所述背光源之间,用于使所述背光源发出的光发散至所述显示屏面板上,且所述背光源和所述扩散板之间具有与所述背光源的种类和数目相对应的混光距离。
其中,所述扩散板的数目为一张。
具体而言,在结构上所述扩散板和所述液晶屏面板之间的距离为2毫米至6毫米。
进一步地,在结构上所述扩散板和所述液晶屏面板之间的距离为2毫米至4毫米。
为了提高产品的均匀性,所述扩散板的表面上设有凸起。
所述背光源的种类包括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和冷阴极荧光灯管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恒定的电压和电流能够保证所述背光源处在高效的工作状态下,以此来保证所述液晶屏面板所获得光的亮度,而且所述背光源和所述扩散板之间具有与所述背光源的种类和数目相对应的混光距离,以此来保证所述液晶屏面板所获得光的均匀性,这样在保证产品性能的情况下仅使用了所述扩散板,节省了对扩散片等光学膜片的使用,简化了背光模组的结构和生产工艺,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一种电视机,其中的背光模组在保证产品性能的情况下具有简化的结构和生产工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组。
一种电视机,包括上述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及电视机,恒定的电压和电流能够保证所述背光源处在高效的工作状态下,以此来保证所述液晶屏面板所获得光的亮度,而且所述背光源和所述扩散板之间具有与所述背光源的种类和数目相对应的混光距离,以此来保证所述液晶屏面板所获得光的均匀性,这样在保证产品性能的情况下仅使用了所述扩散板,节省了对扩散片等光学膜片的使用,简化了背光模组的结构和生产工艺,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对图2所示背光模组改进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扩散板 12-下扩散片
13-背光源 14-反射片
15-液晶屏面板 16-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1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压桩全自动液压载荷检测装置
- 下一篇:波形护栏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