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动物开胸手术辅助呼吸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09515.X | 申请日: | 2010-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4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胡浩;祖超;唐梦婕;杜克莘;赵进;于晓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物 手术 辅助 呼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小动物开胸手术辅助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中用小动物(如小鼠、大鼠、豚鼠、家兔等)作为研究对象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实验动物模型的制作需要开胸才能完成,比如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目前主要方法是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由于开胸实施心脏手术必定会破坏胸膜腔造成气胸,所以若没有呼吸辅助装置小动物会在几分钟之内发生呼吸衰竭,即使立即关闭胸腔也很难恢复,从而造成动物死亡,降低实验成功率。
为解决该问题,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开胸前先做气管插管,整个手术过程用小动物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是实验中小动物呼吸机一次只能维持一只动物呼吸,而实验往往对样本量有一定要求,要想提高实验效率,批量处理动物,此方法只能靠多台呼吸机同时工作才可完成。目前小动物呼吸机市场价一台至少5000元人民币以上,而且同一实验室配备多台小动物呼吸机也是不现实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小动物开胸手术辅助呼吸装置,以降低开胸手术制备动物模型使用呼吸机的实验成本,同时能够提高实验效率和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小动物开胸手术辅助呼吸装置,包括三通管,三通管的三个通气口分别连接气管插管、套管和气囊。
所述的气管插管上还设有固定栓。
当气囊通过三通管分别与气管插管和套管联通时,气囊被挤压后恢复原型所需的绝大部分气体从套管进入,此时进入的是新鲜空气;小动物呼出的气体从气管插管进入,该气体是待交换气体。在连续挤压气囊进行辅助呼吸时,每松开一次气囊,同时放开套管的开口端进行通气,大量新鲜空气与小动物呼出的少量气体一同进入气囊,两种气体在气囊内即可完成交换;当再次挤压气囊的同时关闭套管的开口端,即可将新鲜空气吹入小动物肺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廉、应用范围广、实验效率高、小动物成活率高的优点。由于该装置造价低廉(成本在100.0元人民币以内),故可同时使用多套装置开展多组实验,对于大样本量科研实验和学生实验尤为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其中:1为三通管;2为气管插管;3为气囊;4为套管;5为固定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开胸手术制备动物模型的开胸手术辅助呼吸装置,以代替目前使用的小动物呼吸机,能够大大的降低实验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参见图1,一种动物模型开胸手术辅助呼吸装置,包括三通管1,三通管1的三个通气口分别连接气管插管2、套管4和气囊3,气管插管2上还设有固定栓5,当气管插管2插入气管后用结扎线结扎,再将结扎线固定在固定栓5上,防止辅助呼吸过程中插管的脱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过程来实现辅助呼吸的:当气囊通过三通管分别与气管插管和套管联通时,气囊被挤压后恢复原型所需的绝大部分气体从套管进入,此时进入的是新鲜空气;小动物呼出的气体从气管插管进入,该气体是待交换气体。在连续挤压气囊进行辅助呼吸时,每松开一次气囊,同时放开套管的开口端进行通气,大量新鲜空气与小动物呼出的少量气体一同进入气囊,两种气体在气囊内即可完成交换;当再次挤压气囊的同时关闭套管的开口端,即可将新鲜空气吹入小动物肺内。
在具体操作时,一手控制套管开口端的开闭状态,一手持气囊,挤压的同时捏紧套管的开口端,气囊回复时两手同时松开;以适当力度和频率挤压气囊,保持动物胸腔合适的起伏幅度。
下面给出在制备动物模型(大鼠)时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辅助呼吸的具体过程:1)实行大鼠气管插管术将气管插管的尖端插入气管,用结扎线结扎,再将结扎线固定在固定栓上(气管插管突起部分),防止辅助呼吸过程中插管的脱出。
2)组装辅助呼吸装置将三通管的一端与气囊连接,三通管另一个通气口与套管连接,备用。
3)在大鼠胸骨左沿第3~4肋间做3cm左右纵切口,打开肌层至肋间肌。
4)将三通管上最后一个通气口与气管插管连接,一手控制套管开口端的开闭状态,一手持气囊,以适当力度和频率挤压气囊,保持大鼠胸腔合适的起伏幅度。
5)其他操作人员继续进行开胸操作,剪断第3、4肋骨,牵开肋骨暴露心脏,剪开心包膜,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6)结扎完毕立即关闭胸腔,挤出胸腔空气,用止血钳夹闭切口,分层紧密缝合切口,去掉辅助呼吸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95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