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化临床输液配药机可倾式注射器抽挤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03206.1 | 申请日: | 201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9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胥宏;邱士安;罗垂敏;王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 地址: | 61173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临床 输液 配药 机可倾式 注射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化临床输液配药机,特别涉及一种在智能化临床输液配药机上对抽取药瓶内药液的可倾式注射器抽挤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临床静脉输液前配制药液是由人工配药,存在集中配液时人工强度大,人工抽吸易污染,容易造成医患纠纷的不足。智能化临床输液配药通过自动化控制配药来替代人工操作,提高效率,减少出错机会,避免人为污染。整个操作动作空间在具有一定等级的净化空间完成,即机器必须是在封闭净化工作台上进行工作。智能化临床输液配药机中均配置有注射器抽挤机构,其作用是在配药过程中抽取药瓶内药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化临床输液配药机可倾式注射器抽挤机构,可最大程度地将药瓶内药液抽尽,且具有结构简单和动作可靠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临床输液配药机可倾式注射器抽挤机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底板、注射器固定机构、注射器芯杆推拉机构和推拉倾转机构,注射器本体固定机构、注射器芯杆推拉机构分别设置在底板的前部、后部,该底板的后端与机架铰接,推拉倾转机构则作用于底板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和动作可靠,可最大程度地将药瓶内药液抽尽。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三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化临床输液配药机可倾式注射器抽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化临床输液配药机可倾式注射器抽挤机构中底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化临床输液配药机可倾式注射器抽挤机构中弹性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零部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底板10、弹性夹11、支座12、螺杆13、电机14、抽挤螺母15、导轨16、连杆17、直线电机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智能化临床输液配药机可倾式注射器抽挤机构,它包括:底板10、注射器固定机构、注射器芯杆推拉机构和推拉倾转机构,注射器本体固定机构、注射器芯杆推拉机构分别设置在底板10的前部、后部,该底板10的后端与机架铰接,推拉倾转机构则作用于底板10的前端。药液抽取过程中,由推拉倾转机构使底板10不断倾转,以便将瓶中药物抽尽。
注射器芯杆推拉机构可采用多种结构形成的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图1示出的是其中结构最为简单的一种,即所述注射器芯杆推拉机构由螺杆13、电机14、抽挤螺母15构成,抽挤螺母15上具有固定注射器芯杆的卡槽。参照图2,底板10具有约束抽挤螺母15移动方向的导轨16。
参照图1,所述推拉倾转机构由连杆17、直线电机18构成,连杆17有前端与底板10铰接。参照图1和图2,为能方便地安装的取下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固定机构由沿底板10纵向间隔布设的弹性夹11和支座12构成。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智能化临床输液配药机可倾式注射器抽挤机构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32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