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引导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01256.6 | 申请日: | 201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6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朱全;吴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亮 |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A61B17/072;A61B17/138;A61B17/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 地址: | 21002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 切割 缝合 引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腔镜手术中的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胸腔镜手术中使用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切割闭合血管、支气管、肺等组织和器官,进行肺叶切除、肺癌根治等手术。操作时必须将需要切割闭合的组织周围充分游离,分离出安全通道,直线切割缝合器钉砧安全通过和咬合该组织,然后击发并切割闭合。由于胸腔镜切口的限制,直线切割缝合器只能在相对固定的方向进行操作,空间有限,加之肺血管、支气管解剖结构复杂,特别是有肿瘤侵犯时,直线切割缝合器很难准确通过和咬合需要切割闭合的组织,容易损伤需要切闭的组织及周围的组织,肺血管损伤较多见,导致中转开放,甚此手术失败,威胁病人生命。因此,迫切需要有一种引导装置来引导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安全准确通过和咬合需要切闭的组织,为手术提供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引导装置,可以引导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安全准确通过和咬合需要切闭的组织,保护需要切闭的组织及周围的组织,减少血管损伤的机率,方便手术操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引导装置,包括一个设有空腔的扁管部、一个直径小于扁管宽度用于先行引导的圆管部和一个用于连接扁管部和圆管部的移形部,扁管部的空腔与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钉砧相匹配。
这样,手术时,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钉砧牢固插入扁管部的空腔内,轻柔拉动圆管部,同时缝合器向切闭组织前进,圆管部、移形部、扁管部和钉砧依次通过安全通道,然后稳定缝合器不移位,拔掉扁管,露出钉砧,将引导管拉出切口,缝合器可顺利咬合切闭组织。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科学设置了圆管部、移形部和扁管部,通过扁管部空腔与钉砧的插入配合,通过圆管部先行引导,有效解决了现有使用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不易安全准确通过、咬合需要切割闭合的组织,容易损伤血管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
圆管部的自由端为子弹形,可以方便其引导。
圆管部的长度至少为人体胸廓横径的2~3倍。圆管部的直径为0.5±0.1mm。圆管部为实心管或空心管。
扁管部的宽度、厚度与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钉砧宽度、厚度相同。扁管部壁薄且具有弹性。移形部由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扁管逐渐过渡为圆柱形的圆管。扁管部、圆管部和移形部的材料为硅胶、乳胶、橡胶或塑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克服了现有使用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不易安全准确通过、咬合需要切割闭合的组织,容易损伤血管的缺点,引导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安全准确通过、咬合需要切闭的组织,保护需要切闭的组织及周围的组织,减少血管损伤的机率,方便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是一种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引导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由三部分组成,即扁管部1、移形部2和圆管部3。扁管部1内设有有空腔4,空腔4与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钉砧相匹配,宽、厚与直线切割缝合器钉砧相当——宽0.8厘米、厚0.3厘米,长5厘米,钉砧可牢固插入扁管的空腔4,并且可以顺利拔出扁管,扁管部1弹性好,壁薄,插入缝合器钉砧后的扁管部1与钉砧相比无明显外形改变、体积增加。移形部2长3厘米,由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扁管逐渐改变为圆柱形的圆管。圆管部3的长度50厘米,圆柱形,直径0.4厘米,实心管或空心管,圆管部直径小于扁管宽度,圆管部3的自由端(头端)5为子弹形,可轻松通过分离出的组织通道。扁管部1、圆管部3和移形部2的材料为硅胶、乳胶、橡胶或塑胶。
手术时,充分游离需要切割闭合的组织,分离出安全通道,将圆管部3头端置于安全通道的插入缝合器的一侧,血管钳由缝合器行进方向的对侧伸入并超越安全通道,夹住圆管部3头端,退出血管钳,将圆管部3头端拉出。将缝合器钉砧插入扁管部1,缓慢轻柔拉动圆管部3,同时缝合器向切闭组织前进。如此,在引导管的引导下,圆管部3、移形区2、扁管部1及钉砧依次通过安全通道,然后稳定缝合器不移位,拔掉扁管部1,将引导管拉出切口,缝合器可顺利咬合切闭组织。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圆管部3、移形区2和扁管部1,通过扁管部1空腔4与钉砧的插入配合,通过圆管部3先行引导,有效解决了现有使用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不易安全准确通过、咬合需要切割闭合的组织,容易损伤血管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同等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亮,未经陈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12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牙钻手机机头
- 下一篇:头颅CT扫描体表感兴趣区标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