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盘剪换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9503.3 | 申请日: | 201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1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邹忠魁;肖盼;沈科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19/00 | 分类号: | B23D19/00;B23D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盘 剪换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机械装置,尤其涉及适用于冶金领域精整机组的换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冶金领域中,精整机组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设备。精整机组所使用的剪刀为圆盘剪,主要用途是对带钢进行切边,以满足用户对带钢产品的宽度要求。圆盘剪刀片的转动方向与带钢相同,为被动传动。使用过程中,按照预先设定好的上下刀间隙和重叠量,通过上下刀刃的合力,将带钢边部切除。圆盘剪在带钢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常更换,目前更换圆盘剪均由操作人员进行徒手更换,而每次徒手更换圆盘剪需要耗时45分钟左右,效率很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精整机组产能的发挥。尤其在生产取向硅钢时,圆盘剪换刀比较频繁,换刀时间的长短成为制约精整机组产能发挥的瓶颈。
造成换刀时间过长的原因是由于目前的精整机组圆盘剪是轴式的,圆盘剪的轴孔与轴径几乎相当,徒手拆卸圆盘剪时由于两手用力不均就会使得圆盘剪与轴不垂直,这就造成圆盘剪很难拆卸,也很难安装,这是造成换刀时间过长的主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盘剪换刀装置,该装置通过合理的设计能迅速卸下、安装圆盘剪,从而大大提高圆盘剪换刀的效率,从而提高冶金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盘剪换刀装置,其设于圆盘剪的刀轴上方,包括:
一底座,固定设于所述圆盘剪的刀轴上;
一丝杆,通过一轴承垂直设于所述底座上;
一传动件,套于所述丝杆上,并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
三根抓手,沿所述传动件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所述三根抓手均包括一抓手杆以及与各抓手杆对应连接的抓头,所述各抓手杆一端与传动件可转动连接,另一端斜向下延伸与所述丝杆形成夹角,所述各抓头均包括连接成爪状的第一趾、第二趾和第三趾,其中第一趾为所述抓手杆的延伸段。
优选地,所述第二趾和第一趾之间呈45~60度夹角,第三趾和第二趾之间呈45~60度夹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趾与第二趾之间以及第二趾与第三趾之间均设有磁性垫片。该磁性垫片可对金属圆盘剪起一定的固定作用,同时该磁性垫片还可以防止抓手损伤圆盘剪的刀口。
优选地,所述各抓手杆与丝杆之间的夹角均小于等于40度。
优选地,所述丝杆上还固定设有一手柄。通过手柄可以方便的旋转丝杆。
优选地,所述传动件为一设有内螺纹的套筒。
使用该换刀装置拆卸圆盘剪时,先将底座固定套在圆盘剪的刀轴上,然后将套筒旋到合适的位置,使得三个抓头的第一趾和第二趾抓住圆盘剪的外圆边缘,同时磁性垫片对圆盘剪起到固定作用。然后旋转手柄,使得丝杆在手柄的带动下旋转,从而使得套筒沿丝杆的轴向方向向上移动,进而将圆盘剪快速便捷地拆卸下来。
使用该换刀装置安装圆盘剪时,首先移动套筒,使得三个抓头的第二趾和第三趾抓住圆盘剪的外圆边缘,同时磁性垫片对圆盘剪起到固定作用。然后将底座固定套在圆盘剪的刀轴上,通过手柄反方向旋转丝杆,使得套筒沿丝杆的轴向方向向下移动,进而实现圆盘剪的顺利安装。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大大提高了圆盘剪换刀的效率,实现了快速卸刀和装刀,由于三个抓手与圆盘剪接触时,均匀分布在圆盘剪上,且抓头的第一趾和第二趾之间,以及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因此保证了施加在圆盘剪上的力大小相同,进而保证圆盘剪始终垂直于圆盘剪刀轴,从而实现快速装卸。使用该换刀装置更换圆盘剪较现有的徒手更换每一次操作可以节省20分钟左右时间。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实施例中圆盘剪换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了解的是,本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盘剪换刀装置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并不作为对本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1所示,该圆盘剪换刀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套于所述圆盘剪的刀轴上;丝杆3的一端通过轴承2垂直设于底座1上,另一端设有手柄7;带有内螺纹的套筒4套于丝杆3上,与丝杆3螺纹连接;沿套筒4上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3根抓手杆5,抓手杆5的上端与套筒4可转动连接,下端斜向下延伸,与丝杆3的轴向方向夹角α为45度;各抓手杆5的下端分别与抓头6连接,每一个抓头6均包括连接成爪状的第一趾61、第二趾62和第三趾63,其中第一趾61为抓手杆5的延伸段,第二趾62和第一趾61之间的夹角β为60度,第三趾63和第二趾62之间的夹角γ为60度。此外第一趾61与第二趾62之间、第二趾62与第三趾63之间还均设有磁性垫片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95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