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豆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9078.8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7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魏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11/10 | 分类号: | A23C11/10;A47J3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小家电产品,尤其涉及一种豆浆机。
背景技术
现有家用全自动豆浆机,豆浆在加热容器进行加热煮沸时,由于加热过程中不断产生热蒸汽,煮沸时产生越来越多的气泡,豆浆体积迅速热膨胀,因此都是采取容器与大气贯通的常压加热法,特别是为了防止煮沸时发生溢浆,必须利用防溢电极动作时切断加热电源,暂时停止加热豆浆来避免溢浆,待降温液面下降后再通电加热,如此反复加热、停止几次才能制熟豆浆。这种常压下豆浆加热方式必然是在豆浆加热刚达到沸点时就不得不停止加热,造成加热豆浆时豆浆加热温度限于100℃之内,制备的豆浆品质和口味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的豆浆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杯体、粉碎刀具、驱动粉碎刀具转动的电机、挠流曲面体及加热装置,该电机装设于机头内,该挠流曲面体连接于该机头上,当该机头扣合在杯体上时,该挠流曲面体邻接杯底设置,该挠流曲面体与杯体的杯底之间形成熬煮腔,该挠流曲面体罩设该加热装置的加热部分于其内。
所述扰流曲面体的最高点与杯底之间的距离小于40毫米。
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部分位于该熬煮腔内。
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管,该加热管装设于该机头上,并由机头下盖伸入熬煮腔中。
所述挠流曲面体通过连接体连接于该机头上,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管,该加热管装设于机头上,并由该连接体伸入熬煮腔中。
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盘,该加热盘位于杯体的杯底上。
所述挠流曲面体上开设若干导流孔。
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杯体、粉碎刀具、驱动粉碎刀具转动的电机及挠流曲面体,该电机装设于机头内,该挠流曲面体连接于该机头上,当该机头扣合在杯体上时,该挠流曲面体与该杯体的杯底形成熬煮腔,该豆浆机还包括对熬煮腔内的浆液集中加热的加热装置。
所述扰流曲面体的最高点与杯底之间的距离小于40毫米。
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部分位于该熬煮腔内。
本发明熬煮腔是指挠流曲面体与杯体的杯底之间形成的相对狭窄的区域,在此区域内的浆液受热形成微压循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豆浆机将该挠流曲面体罩设该加热装置的加热部分于其内,使得熬煮时集中加热熬煮腔内的浆液至101-105度左右,如此熬煮腔内的浆液乳化效果较明显,利于营养的析出,此外,气泡的运动还对浆液有“挠动”作用,避免了豆浆的糊化。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豆浆机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II-II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豆浆机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豆浆机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豆浆机第四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实施方式一:
请参阅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豆浆机第一较佳实施方式。该豆浆机10包括一杯体11、一盖设于杯体11上的机头12、一电机13、一粉碎刀具14、一扰流曲面体15及加热装置。该电机13装设于机头12内,其电机轴末端装设有该粉碎刀具14。该挠流曲面体15邻接该杯体11的杯底设置。该挠流曲面体15罩设该加热装置的加热部分于其内,用于集中加热挠流曲面体15内的浆液。
所述杯体11包括一杯口111及一与该杯口111相对的杯底112。该机头12扣合在该杯口111上。该杯底112置放于桌面等平面上。
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机头12包括一机头上盖121及与该机头上盖121结合为一体的一机头下盖122。该机头下盖122的下部固定设置一连接体16。该连接体16伸入杯体11内。该连接体16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该扰流曲面体15。该扰流曲面体15邻接杯底112设置,并与该杯底112之间形成熬煮腔17。该加热装置的加热部分位于该挠流曲面体15内,用于对熬煮腔17内的浆液集中加热,使得熬煮腔17内形成微压加热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加热装置为加热管18,该加热管18装设于该连接体16上,并经由该扰流曲面体15伸入到熬煮腔17内。另外,该扰流曲面体15的最高点与杯底112之间的距离小于40毫米,因为扰流曲面体15与杯底112之间的距离过大,则不能在熬煮腔17内形成较明显的微压加热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90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清洗豆浆机
- 下一篇:家禽屠宰用内脏清理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