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朵菊制备机的滚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3167.1 | 申请日: | 201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0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玲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玲芬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4504 浙江省桐乡***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滚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朵菊制备机的滚筒装置,属于朵菊制备机中的一个部件,朵菊制备机是一种专用于将前期储存起来的将菊花压制呈饼状的饼菊制备成每朵菊花相互分开的朵菊的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用于制作菊花茶的菊花的花期相对较为集中,使得大量鲜菊花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采摘,采摘回来的鲜菊花需要经过加工处理后再保存待用,菊花茶的制备过程大致如下:先在菊花的花期里对符合要求的鲜菊花进行采摘,再将采摘回来的鲜菊花进行脱水干燥,然后将经过脱水干燥的菊花压制成饼状的饼菊,再将饼菊保存待用,这是因为菊花以饼菊的形式来进行保存具有较大的优势,然后取适量保存待用的饼菊进行加工,目前是通过人工的形式将饼状的饼菊拆分为每朵菊花相互分开的朵菊,再将拆分开来的朵菊进行消毒、灌装等工序。
由于将饼菊拆分成朵菊是通过人工来完成的,使得将饼菊拆分成朵菊时的工作量非常大,从而导致菊花茶制备过程中的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这就提高了菊花茶的制作成本,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朵菊制备机的滚筒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朵菊制备机的滚筒装置的特点在于:包括滚筒本体、转轴和数排圆弧齿,所述滚筒本体的结构为圆柱形,所述转轴固定在滚筒本体中,所述圆弧齿为U字型结构,该圆弧齿顶部的两个端点固定在滚筒本体上,所述数排圆弧齿均匀的安装在滚筒本体上,所述相邻两排圆弧齿错位排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每排圆弧齿倾斜分布在滚筒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工作效率高,安装在朵菊制备机中后,能够有效的将饼菊制备成朵菊,确保将饼状的饼菊拆分为每朵菊花相互分开的朵菊,从而提高了菊花茶的生产效率,降低了菊花茶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能够大大减少菊花茶制造过程中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朵菊制备机的滚筒装置包括滚筒本体1、转轴2和数排圆弧齿3,其中滚筒本体1的结构为圆柱形,转轴2固定在滚筒本体1中,通过转轴2能够带动滚筒本体1进行转动。
本实施例中的圆弧齿3为U字型结构,U字型结构的圆弧齿3的顶部的两个端点固定在滚筒本体1上,使得圆弧齿3在滚筒本体1上凸出部分均为圆弧状结构,从而有利于更好的保护菊花,防止菊花在饼菊制备成朵菊的过程中遭到破坏,提高了菊花茶的质量。本实施例中数排圆弧齿3均匀的安装在滚筒本体1上,每排圆弧齿3倾斜分布在滚筒本体1上,相邻两排圆弧齿3错位排布,从而有利于更好的提高朵菊制备机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中圆弧齿3倾斜分布在滚筒本体1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为公知常识。
本实施例中朵菊制备机的滚筒装置属于朵菊制备机中的一个部件,朵菊制备机能够将饼菊制备成朵菊。朵菊制备机包括支架,带有转轴的滚筒装置,安装在支架上的轴承座、上防护罩、筛网和电机,安装在上防护罩上的料斗,通过线缆与电机相连接的开关,安装在转轴上的转动轮,安装在转动轮和电机上的皮带;其中上防护罩位于筛网的上方。该朵菊制备机在使用时,朵菊制备机上的开关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开启开关后,朵菊制备机上的电机进行运行,电机通过皮带而带动转动轮进行转动,再由转动轮带动转轴2进行转动,最后由转轴2带动滚筒本体1进行转动,由于滚筒本体1上设置有圆弧齿3,当待加工的饼菊投加到朵菊制备机的料斗上后,饼菊的下部与转动的滚筒本体1上的圆弧齿3相接触,在圆弧齿3的作用下,能够有效的将饼菊上面的菊花相互分开,也就是说能够有效的将饼菊制备成朵菊。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玲芬,未经陈玲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31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