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器及其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6210.1 | 申请日: | 201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2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诺顿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A61L9/2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及其 空气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空气进口上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的换热器,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用于换热器的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来自热电厂、炼焦厂或是砖窑厂的废气一般携带大量热量,如果不加以回收就排入环境当中会造成能源的浪费,目前,用来回收热量的装置一般都是换热器,一般来说,换热器是在其内部形成相互独立的冷、热介质通道,冷、热介质通道具有共同的壁,冷、热介质通道中的冷、热介质通过共同的通道壁交换热量,从而实现热量的回收。目前,有人采用废气的能量来加热空气,然后将热空气送入车间或办公室供人们取暖,这样既回收利用了能源又将废气的温度降了下来。但是,由换热器的空气进口进入换热器内部的空气会含有一些灰尘、油和水等杂质甚至会携带一些细菌,这样的空气进入换热器内部后会将其中的杂质和细菌留在换热器的换热板和换热盘管表面等处,这会使这些表面繁殖细菌、孢子霉菌之类的微生物,这些细菌和孢子霉菌之类的微生物随着由换热器出来的热空气进入车间或办公室后会给其内的人们带来健康危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进口上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的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换热器的空气进口进去的空气中含有杂质和细菌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用于换热器的空气净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热风进口、与热风进口相对应的废气出口、空气进口以及与空气进口相对应的热空气出口,所述空气进口上连接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主过滤器,主过滤器的进口与空气源相连,主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空气进口相连,主过滤器与空气进口之间设置有为气流杀菌的紫外线灯装置。
所述主过滤器的出口与空气进口之间设置有干燥器。
所述干燥器的出口与空气进口之间设置有辅助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空气净化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换热器的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主过滤器,主过滤器的进口与空气源相连,主过滤器的出口与空气进口相连,主过滤器与空气进口之间设置有为气流杀菌的紫外线灯装置。
所述主过滤器的出口与空气进口之间设置有干燥器。
所述干燥器的出口与空气进口之间设置有辅助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进口上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的主过滤器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油和水等杂质,经过过滤器的空气再经过紫外线灯装置时气流中的微生物以及气流携带的致病菌将被杀灭,保证换热器及流过换热器的空气清洁卫生没有异味。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主过滤器的之后设置有干燥器,干燥器可以为流过的气流除湿减小其湿度,以保护后面的设备不被水分腐蚀。
本实用新型的干燥器之后设置有辅助过滤器,辅助过滤器可进一步除去气流中的杂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空气净化装置的内部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2中,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4,壳体4的上端设置有热风进口3,壳体4的下端设置有与热风进口3相对应的废气出口1;壳体4的一侧设置有空气进口6,壳体4的另一侧设置有与空气进口6相对应的热空气出口2,换热器的下部设置有将热风引进换热器的鼓风机7。空气进口6上设置有连接法兰,空气进口6通过连接法兰连通设置有管道,管道上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5,空气净化装置5包括主过滤器8,主过滤器8的进口与空气源13相连,主过滤器8的出口与干燥器12的进口相连,干燥器12的出口设置有紫外线灯装置11,紫外线装置包括密闭壳体,壳体上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壳体内设置有紫外线灯。紫外线灯装置11的进气口与干燥器12的出口相连,紫外线灯装置11的出口与辅助过滤器9的进口相连,辅助过滤器9的出口用于与空气进口6相连。
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设置在了与换热器的空气进口相连通的管道上,也可以直接设置在空气进口上。
本实施例的紫外线灯装置为独立的结构,设置在干燥器与辅助过滤器之间,也可以将紫外灯直接安装在风道的侧壁上或是安装在主过滤器或辅助过滤器的表面撒谎那个,紫外线灯装置可以多处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诺顿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诺顿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62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剥壳器
- 下一篇:建筑模板竖肋与横肋连接部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