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动黏度测定器新型测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5722.6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9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渠攀攀;王锦化;乔茜;魏光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渠攀攀;王锦化;乔茜 |
主分类号: | G01N11/04 | 分类号: | G01N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黏度 测定 新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实验室及石油工业、化学工业和科学研究测定液体黏滞性及高聚物分子量的运动黏度测定器新型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黏度是液体产品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能。通过黏度的测定,可以确定该液体的输送条件和工艺。运动黏度的测定通常采用毛细管黏度计法。但从现有的运动黏度的测定装置中,在测定的过程中常存在着液体不易从毛细管上口注入,毛细管垂直度不易确定的问题,从而给黏度测定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运动黏度的测定装置中的液体不易注入和毛细管垂直度不易确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拟提供一种可以方便注入待测液体,能够方便调正毛细管垂直度的运动黏度测定器新型测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运动黏度测定器新型测定装置由毛细管黏度计、平台、上弹簧卡、下弹簧卡、左调节旋钮、右调节旋钮、后调节旋钮、气泡水平仪、提杆和卡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毛细管黏度计的漏斗穿过平台的左孔,毛细管黏度计的右端插入平台的右孔;右孔口的上弹簧卡和下弹簧卡将毛细管黏度计的右上端紧紧固定;平台面板上以三角形分布固定左调节旋钮、右调节旋钮、后调节旋钮,平台右孔与右调节旋钮之间固定一只气泡水平仪,气泡水平仪右侧在平台上固定一只提杆;卡板通过旋转螺丝固定在平台左侧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由于毛细管黏度计左上端有一个加液漏斗,使注入液体更加方便。2.平台上设计了一只气泡水平仪,更有利于调整毛细管黏度计的垂直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很好地解决了毛细管黏度计加液难的问题和调整毛细管黏度计垂直度繁琐的问题,有效地为测定液体黏滞性及高聚物分子量的运动黏度提供了一种新型测定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运动黏度测定器新型测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1中各标号说明如下:
(1)毛细管黏度计、(2)平台、(3)上弹簧卡、(4)下弹簧卡、(5)左调节旋钮、(6)右调节旋钮、(7)后调节旋钮、(8)气泡水平仪、(9)提杆、(10)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毛细管黏度计1是由玻璃材料制成,毛细管黏度计1的左上端焊有一只漏斗,漏斗穿过平台2的左孔,毛细管黏度计1右上端穿过平台2的右孔;平台2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平台2的右孔上端固定一只上弹簧卡3,平台2右孔的下端固定一只下弹簧卡4,上弹簧卡3和下弹簧卡4与平台2相垂直,上弹簧卡3和下弹簧卡4将毛细管黏度计1的右上端紧紧固定,上弹簧卡3和下弹簧卡4由磷铜片制成;左调节旋钮5通过螺纹固定在平台2左端,右调节旋钮6通过螺纹固定在平台2右端,后调节旋钮7通过螺纹固定在平台2的后端;气泡水平仪8的底座通过粘贴方式与平台2平行相接;提杆9固定在平台2的重心点上;卡板10由金属材料制作,卡板10左端中心有一个直径大于毛细管黏度计1直径8毫米的圆孔,圆孔与卡板10边缘的弧形槽相通,通过螺丝固定在平台2左侧,卡板10能够围绕螺丝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渠攀攀;王锦化;乔茜,未经渠攀攀;王锦化;乔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57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