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保养的新型金属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4439.1 | 申请日: | 2010-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2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柏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赫得纳米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00 | 分类号: | B05C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严志平 |
地址: | 21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保养 新型 金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治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及保养时间的新型金属治具。
背景技术
金属治具是由CNC加工而成,其表面很光滑,粗糙度较小,新生产出来的金属治具在进行生产之前要通过喷砂机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的目的是将光滑的金属治具的表面粗糙度加大,这样溅射在治具表面上的金属颗粒(镀层)就不会因金属治具表面光滑没有附着力而导致镀层脱落在产品上,进而影响被溅镀产品的镀区,产生成本浪费。
图1为传统的金属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金属治具的保养效率往往会增大喷砂的气压和使用颗粒较大的粗砂材,随着保养次数的增多,治具表面的粗糙度,附着力会随之增大,在显微镜下观察呈山峰状凹坑,且山峰状的凹坑会逐渐变大变深,此时,金属治具表面上的附着力会增大,而溅射在治具表面的金属颗粒(镀层)就越难被砂材冲掉,增加了保养的时间、增大了生产成本和保养人员的劳动强度,也相应地减少了生产数量,同时对金属治具的保养效率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导致恶性循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节省保养时间、降低保养人员劳动强度的便于保养的新型金属治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便于保养的新型金属治具,包括金属治具本体,其表面为山峰状凹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治具本体的表面上还设置有一介质层,介质层的材料为白色乳胶,其填充在上述的山峰状凹坑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介质层,使得金属治具表面的粗糙度和附着力降低,且所述的介质层对生产中使用的设备无任何影响,且在金属治具表面设置介质层可使保养时间缩短50%,金属治具的保养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成本也随之下降,减轻了保养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金属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
1、金属治具本体 2、介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便于保养的新型金属治具,包括金属治具本体1,其表面为山峰状凹坑,所述的金属治具本体1的表面上还设置有一介质层2,介质层2的材料为白色乳胶,其填充在上述的山峰状凹坑内。
上述的介质层2的材料即白色乳胶经过和水按照合适的比例混合后,通过喷漆枪将上述介质材料均匀的喷涂于金属治具本体1的表面,放入烤箱,在120°的温度条件下烘烤40min,然后即可上线使用,其不会对产品的阻值和镀区产生任何影响。在显微镜下观察,增加的介质层会将山峰状的凹坑填满,由于该介质层2的设置,使得金属治具本体1的表面粗糙镀减小,溅镀在金属治具表面上的附着力减小,在保养时使用的气压就会减小,因此使用细颗粒的砂材就可以将沾在金属治具表面上的金属镀层打磨掉,缩短了金属治具的保养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赫得纳米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赫得纳米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44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筒初清筛
- 下一篇:一种坩埚喷涂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