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环保有源音箱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1215.5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6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汪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健明 |
主分类号: | H04R27/00 | 分类号: | H04R27/00;H02N6/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环保 有源音箱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箱设备,特别是一种给小型便携设备如mp3、mp4、笔记本电脑提供音频输出的有源音箱装置。属基本电气元件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现在的有源音箱,常用在电脑和有线广播中,只要系统给它一个声音信号,就可以使它发出声音来。但它的音质要受到声音信号源、供电地点的限制,特别是离不开交流220v的电源,使其在便捷性方面不够理想,另外在使用上,由于长期不关闭有源音箱的电源,造成电子元件长期通电而老化,不仅消耗电能而且容易形成故障等缺陷,使产品的性价比降低,也与目前社会的低碳环保理念相违背。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由太阳能供电的、方便灵巧的无电源线的太阳能环保有源音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太阳能环保有源音箱,包括壳体,它的侧边设有喇叭,壳体内腔设有功率放大器电路板,该电路板与壳体侧边分别电连接喇叭、音频输入接口,同时,功率放大器电路板上又有二线分别与充电电池正、负极电连接,其中一线上接有电源开关,所述二线之间在接电池前,又并联二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并联的是电容,另一个分支并联的是经串联的发光二极管与分压电阻,其特征是壳体外侧面设有太阳能硅片板,该硅片一端与整流二极管串接后再与充电电池正极电连接,另一端与充电电池负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点如下:
供电电源由太阳能硅片板吸收光能转化而来,因而省去了交流电源供电及箱体内变压器降压整流的结构,具有省电环保高效的优点,另一方面,无需与交流电相连,因而可随身携带到任何地方,满足客户新需求,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原理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原理图之二。
图中符号说明如下:
1、音箱壳体 2、太阳能硅片板 3、喇叭 4、电源指示灯 5、电源开关 6、音频输入接口A端 7、音频输入接口B端 8、电源输出接口 9、功率放大器电路板 10、充电电池 11、分压电阻 12、电容器13、整流二极管 14、保护二极管 15、竖板 16、提手
五、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环保音箱,音箱壳体(1)是一个常见六面体结构,其中一侧面设置四块太阳能硅片板(2),将吸收阳光转化成电能,一侧或两侧装有喇叭(3)和蒙纱,壳体上方安装电源开关(5)音频输入接口(6、7)、电源指示灯(4)及电源输出接口(8),同时安装提手(16),便于携带。音箱壳体设置成一个大的音箱室或分隔成二个小音箱室,中间内设有一竖板(15),把箱室内分隔,即形成两个音箱空间,此时二侧分别各安装一个喇叭,在音箱壳体下方安装四个支撑件,以保证音箱在使用状态时的撑力稳定。
图2是具有两个音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它分左右二个小音箱室,中间有竖板(15)分隔,在音箱内置放一个功率放大器电路板(9),它分别与两只喇叭(3)、电源开关(5)、音频输入接口(6、7)电连接,电路板(9)还与充电电池(10)电连接。
图3是本新型实用电路连接原理图之一,在图的左面是并联的四块太阳能硅片板(2),每块硅片板一端分别连接一个二极管(14),将它们并联后再串联一个二极管(13),再与充电电池(10)正极电连接,四块硅片板并联后的另一端与充电电池负极电连接,充电电池(10)正负极各引出一线,其中正极线通过电源开关(5)与市售的集成块TDA2822功率放大器电路板正极电连接,负极线直接与市售的集成块TDA2822功率放大器电路板负极电连接。所述的正负极之间并联二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并联是电容(12),另一个分支并联的是经串联的发光二极管(4)和分压电阻(11)。该电路板(9)又分别电连接喇叭(3)及音频输入接口(6、7),另外功率放大器电路板(9)还电接一个电源输出接口(8),这样可给小台灯、小电扇、手机充电等小电器使用,满足了用户的多种需求。图4与图3的唯一区别在于,太阳能硅片板(2)只有一块,且与二极管(13)串接后与充电电池(10)正极电连接,硅片板另一端与充电电池负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健明,未经汪健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12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一体化家装筒灯线路板
- 下一篇:单相变频调速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