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爆型压力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9979.0 | 申请日: | 201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3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和平;王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和平;王志敏 |
主分类号: | G01L19/14 | 分类号: | G01L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16 | 代理人: | 钟廷良;莫文新 |
地址: | 10009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爆型 压力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爆型压力传感器,主要用于可能含有可燃气体的场合(如煤矿井下)的设备上。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井下所用压力传感器一般都是本安型的,在实际使用中多有不便。按国家相关标准规定,本安型传感器必须与控制主机做关联认证,从而限制了矿用传感器选择、使用的灵活性。同时延长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增加了矿用设备的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爆型压力传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矿用传感器选择、使用的灵活性受到限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安装在一密闭的外壳内,该外壳由筒体、前盖和后盖构成,在筒体的前端连接前盖,该前盖的中央前侧设有凸缘,在该凸缘的轴心孔内滑动安装堵芯,在该前盖的后侧中央设有沉孔,在该沉孔内安装所述的传感器的检测端;在该筒体的后端设有法兰,并用螺栓与法兰式的后盖连接,在该法兰与后盖之间装有密封圈;在该筒体的一侧设有电缆接口,在该电缆接口设有电缆密封紧固机构。
所述的轴心孔与堵芯之间构成介质隔爆间隙,该介质隔爆间隙的长度大于25mm,间距小于0.5mm。
在所述的后盖内侧设有能够配合插入该筒体后端内侧的内凸缘,在该内凸缘外周面与筒体内侧之间设有外壳隔爆间隙,该外壳隔爆间隙的长度大于12.5mm,间距小于0.4mm。
所述的电缆密封紧固机构包括弹性密封圈、垫圈和压管,在所述的电缆接口的口内向外依次安装弹性密封圈、垫圈和套管螺栓,该套管螺栓与电缆接口的内侧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常规传感器按照煤矿井下电器隔爆规范要求,对传感器的介质压力信号和电气信号两个层面进行隔爆处理,把传感器和爆炸气体完全隔离,完全满足隔爆腔内爆炸不引爆腔外爆炸气体的隔爆要求,完成被测介质压力信号的隔爆传递和电信号的隔爆传递过程。从而达到既满足矿用隔爆规范要求,又满足传感器功能的目的,使传感器像其他隔爆电器一样灵活使用,可以和任何防爆电器配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的A-A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局部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将常规的压力传感器4安装在一密闭的外壳内,该外壳由筒体3、前盖2和后盖8构成,在筒体3的前端连接前盖2,该前盖2的中央前侧设有凸缘,在该凸缘的轴心孔内滑动安装堵芯1,在该前盖3的后侧中央设有沉孔,在该沉孔内通过螺纹安装所述的传感器4的检测端。在该筒体3的后端设有法兰6,并用螺栓7与法兰式的后盖8连接,在该法兰6与后盖8之间装有O型密封圈14。在该筒体3的一侧设有电缆接口11,在该电缆接口11设有电缆密封紧固机构。
所述的电缆密封紧固机构包括管状的弹性密封圈9、(平)垫圈16和套管螺栓10,在所述的电缆接口11的口内向外依次安装弹性密封圈9、垫圈16和套管螺栓10,该套管螺栓10与电缆接口11的内侧通过螺纹连接,通过垫圈16将弹性密封圈9压紧,使其抱紧中央穿过的电缆,达到密封隔爆的目的。
所述的前盖2中央前侧凸缘的轴心孔与堵芯1之间构成介质隔爆间隙13,该介质隔爆间隙13的长度大于25mm,间距小于0.5mm,以满足被测量介质与内部电器之间的隔爆要求。
在所述的后盖8内侧设有能够配合插入该筒体后端内侧的内凸缘15,在该内凸缘15外周面与筒体3内侧之间设有外壳隔爆间隙5,该外壳隔爆间隙5的长度大于12.5mm,间距小于0.4mm,以满足环境与外壳内部的电器之间的隔爆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隔爆原理:隔爆外壳内的传感器4与外界的所有通道都经过隔爆处理,有三个方面:
1、所述的外壳隔爆间隙5的结构可以满足GB3836.2-2000要求。
2、电缆密封紧固机构电缆引入隔爆可以满足国标GB3836.1-2000附录D的要求。
3、被测介质的隔爆面(前盖2中央前侧凸缘的轴心孔与堵芯1之间构成介质隔爆间隙13)符合有关国标的要求(GB3836.2-2000)。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隔爆结构,将常规传感器按照煤矿井下电器隔爆规范要求,对传感器的介质压力信号和电气信号两个层面进行隔爆处理,把传感器和爆炸气体完全隔离,完全满足隔爆腔内爆炸不引爆腔外爆炸气体的隔爆要求,完成被测介质压力信号的隔爆传递和电信号的隔爆传递过程。从而达到既满足矿用隔爆规范要求,又满足传感器功能的目的,使传感器像其他隔爆电器一样灵活使用,可以和任何防爆电器配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和平;王志敏,未经周和平;王志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99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