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转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76746.5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4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谢达荣;陈家才;贺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迪技术创新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刘博 |
地址: | 新加坡塞西尔街***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转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集成电路的互连进行数据记录和传输的装置,具体是指一种专用于连接传感装置并用于数据记录的电子转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感装置或者数据记录装置上的接口大多与计算机上的接口不相对应,需要通过额外的转接装置连接到计算机上以方便工作,为此人们提出了不同的电子转接器,例如:
公开号为CN201323359,名称为“电子转接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电子转接器,用于将两种不同类型的电连接器电性连接,其包括第一电连接器、第二电连接器、转接电路板以及金属外壳,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分别固定在转换电路板前后两端;所述电子转接器还包括一套筒式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设有收容转接电路板、部分第一连接器以及部分第二连接器的收容空间,所述绝缘外壳收容于所述金属外壳内。本实用新型电子转接器制造工艺简单且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公开号为CN201230102,名称为“接口转接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接口转接器,包含电路板、第一连接器、信号转换模块、电涌防护元件,以及第二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信号转换模块设于该电路板上并通过该电路板与该第一连接器电性连接,该电涌防护元件设于该电路板上并通过该电路板与该信号转换模块电性连接,该第二连接器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并通过该电路板与该信号转换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电涌防护功能。
但是以上述专利为代表的现有技术虽然提供了能够直接与计算机连接并且形状较小,结构简单的连接器,但是其设计结构并不能提供足够的连接接口,对于多用途复用的情况来说,这种结构并不能满足需要。
因此,本实用新型就是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能够直接与计算机连接并能够多路复用的电子转换器或者电子转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并且能够直接与计算机连接,并多路复用的电子转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转接器,该电子转接器包括用于支撑电子转接器内部组件的壳体,在该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计算机连接的第一接口,在该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传感器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至少一个第二接口通过在所述壳体内设置的电路连通。
所述的壳体具有由上下扣合的上盖以及下盖组成的中空结构,该壳体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截面均为矩形。
为了方便安装以及固定,所述的上盖与下盖对应扣合的相对边沿处设置有至少两组卡接装置,每侧边沿上设置至少一组卡接装置,每组卡接装置包括分别在上盖和下盖上对应设置的定位块以及卡接块。
为了进一步增加整个壳体的稳定性和固定程度所述的上盖与下盖还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该连接件通过设置在所述上盖以及下盖上对应的固定柱以及连接孔进行连接固定。
在形成所述的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的电路连接结构上,优选采用所述的第一接口与第一集成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均与第二集成电路模块连接,该第一集成电路模块与第二集成电路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固定部件上。
所述的第一接口为USB连接公端,以方便与计算机上设置的USB连接母端直接连接,所述的第二接口为与所述传感器连接接口对应的连接母端。另外,在所述的连接母端规则排列在所述壳体的一端,在每个连接母端一侧壁上设置有由定位滑槽组成的防插反结构,这样就进一步保证利用该电子设备的稳定性。
由于在壳体的两端采用的连接接口的数量不同,所以所述的壳体两端截面积也不同,这样在壳体两端之间壳体的过渡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两端之间平滑过渡。
另外,为了方便了解该电子转接器的工作状态,所述的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显示该电子转接器工作状态的至少一个指示灯。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且便于携带,并且能够直接与计算机连接,多路复用的电子转接器。
附图说明
图1中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中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中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及其中第二接口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中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盖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中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下盖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代表组件名称说明如下
1壳体 2第一接口 3第二接口 11上盖 12下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迪技术创新私人有限公司,未经艾迪技术创新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67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行为签名识别P2P应用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电源插头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