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压成型机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4614.0 | 申请日: | 201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6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付云;刘国斌;白爱琴;石宗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科瑞丰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28 | 分类号: | B30B1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成型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物质致密成型的带模孔的挤压成型机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能源紧缺日趋严重,与此同时,蕴含大量能量的秸秆、树枝等生物质资源闲置浪费,而就地焚烧引起环境污染,影响交通安全,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挤压成型机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从目前国内外的情况来看,欧美地区着手研究较早,技术相对成熟,但设备昂贵,运行成本高,导致生产的压块产品价格高,引进国外设备没有市场优势。同时,不同地区的作物因地理环境、气候不同,生长周期不同,导致不同区域作物秸秆的挤压性能差异很大,尤其像稻草、麦秸等,以及东北地区的物料很难挤压成型,主要原因是目前的挤压成型机压缩比不够,挤压效果不理想,这就大大限制了挤压成型机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挤压成型机模块,所述模块压缩比大,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安装拆卸,采用这种模块的挤压成型机,对稻草、麦秸等挤压效果良好,对东北地区的秸秆也能很好的挤压。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挤压成型机模块,呈块状,模块结构左右对称且上下对称,其截面外轮廓形状为扇环形,在其厚度方向的中部设有对称的沿侧壁的凹槽。
所述模块凹槽的截面形状沿扇环形的半径变化,且凹槽各截面在厚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相等,该尺寸均与扇环形的侧壁面共面。凹槽截面形状分为三个部分,其前段为贯通左右的通孔,为矩形截面。凹槽的中间过度段截面为矩形,内壁面留有加工圆角。凹槽的后段截面为竖直的半圆形,且截面半径相等。
所述扇环形的圆心与相应的模盘圆心重合,其圆心角为360°整除的角度或为360°整除的角度±5°,由此,可以将多个所述模块紧密排列在模盘的一个圆周上,形成圆环形,使得绕模盘公转的挤压轮刚好能安装在围成的圆环形的内腔中;模块紧密排列后,各模块上的凹槽与相邻模块上的凹槽拼接形成挤压模孔,前端形成空间较大的进料口,后端形成圆形模孔。通过挤压轮的运转,将物料压入模孔中。
在所述模块的厚度方向上可以设有一贯穿于整体的竖直通孔,以便将模块固定安装在模盘的上、下模盖之间,该通孔不穿透凹槽,以免影响挤压物料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孔前段为矩形进料口,后段为圆形挤压段,其压缩比大,对目前的常规物料成型效果好,对难以挤压的物料如稻草、麦秸及东北地区物料等也能较好的压挤成型,增强了设备的适应性;该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一旦发生损坏,只需拆卸更换单件即可;此外,当需要改变模孔形状时,只需更换整套的模块,其他结构均无需更换便可继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段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间过度段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段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紧密排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挤压成型机模块,呈块状,模块结构左右对称且上下对称,模块截面外轮廓形状为扇环形,在其厚度方向的中部设有对称的沿侧壁的凹槽。在模块上厚度方向可以设置一贯穿整体的竖直通孔1,用于将模块固定安装在挤压成型的模盘的上、下模盖之间,该通孔1不穿透模孔,以免影响挤压物料的排出。
为了使模块紧密布置在上、下模盖之间,形成圆形模孔,且挤压轮公转时将物料均匀的挤压进每个模孔,拼装完成后,模块截面外轮廓形状的扇环形的圆心与模盘的圆心重合,圆心角可以为360°整除的角度或为360°整除的角度±5°,根据是否需要间隙及间隙大小来确定。
模块的圆心角的大小及模孔尺寸大小可以根据所需压块的尺寸调整模块及凹槽的尺寸,在保证模块强度、寿命的前提下,可以尽可能多地设置模孔,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制造,互换性强,拆装方便,当只有某一或某几个模块磨损和/或破坏时,只须更换相应模块便可 继续使用,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当需要较高密度的压块产品时,该模块更有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科瑞丰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奥科瑞丰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46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