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PC对接单纤双向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64043.0 | 申请日: | 201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7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刚;杨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光恒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世燕;林辉轮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pc 对接 双向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APC对接单纤双向器件。
背景技术
单纤双向器件,是将半导体激光器与半导体光接收器融合一起通过封装工艺,制造成具有光通信标准接口产品。单纤双向器件主要用在光通信设备中,器件内光发射器用于把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再通过标准接口与传输介质(光纤)连接,完成发送信息的功能;器件内光接收器通过标准接口与光纤连接,将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变换为电信号,完成接收信息的功能。
器件接收与发射接口为一个标准接口,单纤双向器件应用到模块中,器件接口与外部光纤活动器对接使用,应用于GPON光通信网路系统或CATV等模拟信号传输的产品,为了提高产品反射指标,减少连接器之间间隙引起的菲涅尔反射损耗,光通信商要求采用高反射的APC型光纤活动器对接,而现有产品的接口均是采用PC球面结构,必须采用P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故无法实现对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APC对接单纤双向器件,其接口与光纤活动连接器对接的端面为APC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APC对接单纤双向器件,包括接收器、激光器、滤波片和接口,所述激光器与金属管座焊接,所述滤波片固定在金属壳体上,所述金属壳体与激光器焊接,所述激光器的芯片与接口对准,所述金属壳体与接口焊接,所述接收器与金属壳体装配在一起,所述接口与光纤活动连接器对接的端面为APC8°斜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接口与光纤活动连接器对接的端面为APC8°斜面,因此能很好地实现与APC型光纤活动器的对接,提高了产品的反射指标,减少了连接器之间间隙引起的菲涅尔反射损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一种APC对接单纤双向器件,包括:接收器1、激光器4、滤波片5和接口6,所述激光器与金属管座3焊接,所述滤波片固定在金属壳体2上,所述金属壳体与激光器焊接,使用耦合台调节X、Y轴方向,使激光器的芯片与接口对准后,将金属壳体与接口激光焊接在一起,使用耦合台跳线X、Y、Z轴方向,使接收器芯片与金属壳体装配一起。
将接口与光纤活动连接器对接的端面7加工成APC8°斜面,斜面方向根据客户模块组装方向而定,再与激光器芯片、接收器芯片封装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光恒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光恒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40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影系统中棱镜调节机构
- 下一篇:带有排气功能的插芯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