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粘耐高温吸声层的汽车排气消声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0471.6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1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谢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1/24 | 分类号: | F01N1/24;F01N13/14;F01N13/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吸声 汽车 排气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有大量的高温废气排出,并伴有压力波动产生的巨大噪声,其中人们对汽车排气的噪声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关注。汽车排气消声器必需具备耐高温和降噪两个基本功能。现有技术的消声器都遇到一对矛盾,即提高消声器的吸声性能往往以增加排气背压(即增加发动机功率损失)为代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汽车排气消声器的不能兼顾吸声性能和发动机功率损失、造价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具有良好吸声性能的同时保证较低的发动机功率损失、造价低的喷粘耐高温吸声层的汽车排气消声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喷粘耐高温吸声层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包括排气管和外壳位于外壳内的排气管的管壁上至少开有两个通孔,所述外壳的内壁涂覆耐高温粘结剂层,在所述耐高温粘结剂层上喷涂耐高温吸声材料层。
需要说明的一点: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在外壳的所有内壁,即筒壳、左盖板和右盖板均涂覆耐高温吸声材料层,或上壳、下壳的内壁均涂覆耐高温吸声材料层,也可以选择在外壳的部分内壁涂覆耐高温吸声材料层。
进一步,所述外壳包括筒壳、左盖板和右盖板,所述左盖板与所述筒壳的左端开口密封连接,所述右盖板与所述筒壳的右端开口密封连接,所述排气管依次穿过所述左盖板和右盖板的孔并密封连接。
或者是: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密封连接接,所述上壳和下壳连接处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排气管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密封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耐高温吸声材料层的表面呈孔隙、凹凸或毛束。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或者各种结构的混合状态,以便大幅度地消耗声音传播能量,起到良好的吸声效果。
所述耐高温吸声材料层的平均厚度为1~80mm。
所述耐高温吸声材料层为耐高温无机纤维,所述耐高温无机纤维中的SiO2含量位于50%~100%。所述耐高温无机纤维优选为高硅氧玻璃纤维。
所述耐高温无机纤维的单纤维直径位于1~50μm,长度位于1~200mm。
外壳内的排气管的左半段管壁上开有左通孔,外壳内的排气管的右半段管壁上开有右通孔。
所述的耐高温无机纤维在装入喷涂机之前加工成平均直径处于1~10mm的球粒,球粒密度处于50~100kg/m3。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为:在现有技术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壳体的内侧表面,将耐高温吸声材料喷粘到所述的内侧表面上,吸声材料通过耐高温粘结剂附着在消声器壳体上后增加了声阻尼,改善了壳体自身的振动模态,可提高壳体中低频的隔声性能,同时吸声材料的孔隙、凹凸、毛束等结构还可大幅度地消耗声音传播能量,起到优良的吸声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在具有良好吸声性能的同时保证较低的发动机功率损失;2、结构简单,排气通畅,并且制造方便;3、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喷粘耐高温吸声层的汽车排气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另一种喷粘耐高温吸声层的汽车排气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外壳的一个局部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5,一种喷粘耐高温吸声层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包括排气管1和外壳,位于外壳内的排气管的管壁上至少开有两个通孔,所述外壳的内壁涂覆耐高温粘结剂层4,在所述耐高温粘结剂层4上喷粘耐高温吸声材料层3。
进一步,所述耐高温吸声材料层3的表面呈孔隙、凹凸或毛束。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或者各种结构的混合状态,以便大幅度地消耗声音传播能量,起到良好的吸声效果。
参照图1和图2,外壳分成筒壳2、左盖板2a和右盖板2b,所述的排气管1的管壁上至少开有2个通孔,排气管1穿过左盖板2a和右盖板2b上的孔并与盖板固接,左盖板2a和右盖板2b分别与筒壳2固接,所有固接处均密封,形成发动机废气仅从进气口1a进入,从出气口1b排出,耐高温吸声材料层3喷粘到筒壳2、左盖板2a和右盖板2b的内侧表面,耐高温吸声材料层3的表面3f、3fa和3fb呈孔隙、凹凸、毛束等混合结构。
参照图3和图4,外壳呈剖分结构,外壳分成上壳2c和下壳2d,所述上壳和下壳密封连接,所述上壳和下壳连接处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排气管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04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