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机地面空调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0332.3 | 申请日: | 201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9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钢;吴兆林;刘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F1/36 | 分类号: | B64F1/36;B60P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地面 调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飞机配套的地面空调车,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柴油机排气废热的飞机地面空调车。
背景技术
飞机地面空调车是飞机地面保障设备的一种,现有的飞机地面空调车在冬季需要对送风进行加热时,一般采用电加热或空气源热泵方式来加热空气。对于空气源热泵的方式而言,突出的问题是环境适应性差,在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制热量迅速下降,无法满足飞机保障需要,而且每过一段时间就需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无法实现连续供热。对于电加热的方式而言,突出的问题是供热效率低,冬季加热工况和夏季制冷工况下设备用电负荷不匹配,冬季加热时的用电负荷远大于夏季制冷时的用电负荷,柴油发电机的容量必须按冬季工况进行配置,增加设备运行能耗,增加了飞机地面空调车重量和体积,降低了飞机地面空调车的机动性能,增加了设备机动过程的成本和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现有的飞机地面空调车冬季送风加热方式供热效果不佳、无法连续供热、供热效率低、运行能耗大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柴油机排气废热的飞机地面空调车,该空调车采用回收柴油机排气中所含的废热来加热空气,代替传统飞机地面空调车中以电加热或空气源热泵方式来加热空气的做法,加热量大,供热效果好,环境适应能力强,可以连续供热,能源利用率高,节能效果明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飞机地面空调车,包括安装在车厢体内的空气增压输送系统、空气冷却系统、空气加热系统,操作控制系统,其特点是:空气增压输送系统包括风机,风机进口通过风道与安装在车厢体壁面上的进风口相连,风机出口由风道与制冷热交换器相连,制冷热交换器与柴油机排气废热回收热交换器相连,柴油机排气废热回收热交换器通过变径风道与两个送风管接口连接;空气加热系统包括排气废热回收用热交换器、排气连接管路、排气三通控制阀、旁通排气管路;柴油发电机的排气口与排气消声器相连,排气消声器出口与排气三通控制阀进口相连;排气三通控制阀出口分为两路,一路由排气连接管路与柴油机排气废热回收热交换器相连,另一路连接旁通排气管路。
空气冷却系统包括制冷热交换器、制冷压缩机、风冷冷凝器,其中:制冷热交换器制冷剂回气口与制冷压缩机吸气口相连,压缩机排气口与风冷冷凝器入口相连,风冷冷凝器出液口经膨胀阀后再与制冷热交换器进口分液头相连。
送风管接口连接飞机供风的风管,两个送风管接口上均装有阀门。操作控制系统包括操作控制柜,可编程控制器、显示器、电器元件、信号采集元件、电动执行结构;安装在飞机地面空调车送风口处的温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送至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实时监测送风温度并连接电动执行机构,电动执行机构连接排气三通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回收利用了采用传统的送风空气加热方法时被排放到环境中而没有被利用的大量热能,供热效果好,加热量大,可以连续长时间供热,能源利用率高,运行能耗低,实现明显的节能效果;环境适应性好,在极端低温情况下也能保持相同的供热效果;利用柴油机排气废热来加热空气后,冬季加热时的用电负荷小于夏季制冷时的用电负荷,能够明显减小飞机地面空调车的电源动力系统的装机容量,减轻飞机地面空调车的重量和体积,增强飞机地面空调车的机动性能,减少飞机地面空调车在机动过程中的能耗和限制,也可达到明显的节能目的;柴油机的排气废热在回收利用时具有良好的即时性,无需等待柴油机自身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状态,柴油机的排气废热在飞机地面空调车启动运行的同时立即可以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利用柴油机排气废热的飞机地面空调车主要包括底盘1,在底盘1上安装车厢体2,车厢体2内部安装有电源动力系统、空气增压输送系统、空气冷却系统、空气加热系统和操作控制系统,柴油发电机5、风机6、制冷压缩机12、制冷热交换器3、风冷冷凝器14、操作控制柜10、排气废热回收热交换器4、送风管接口13、柴油机排气消声器7、排气连接管路11、排气三通控制阀8、旁通排气管路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03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茶叶包装机
- 下一篇:电动车坐垫下的贮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