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6486.5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5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赵紫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紫辰 |
主分类号: | H01G9/048 | 分类号: | H01G9/048;H01G9/20;H01M14/00;H01L51/4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染料 太阳能电池 阳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储量丰富、清洁无污染、对环境友好,是人类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的有效选择之一。目前对于硅系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所用原料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效率提高潜力有限,阻碍了其应用进程。M.Gratzel教授发明的二氧化钛纳米晶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光电转换效率和与非晶硅太阳电池相近,有望成为未来太阳能电池的主导。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主要由半导体光阳极、染料敏化剂、氧化还原电解液和对电极四个部分组成。半导体光阳极是染料吸附的载体和光生电子传输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首先,只有比表面积较高的半导体粒子才能吸附较多的染料分子,从而产生较高的光电流;其次,半导体光阳极必须具有连贯的孔隙结构,有利于电解质的迁移;第三,半导体粒子必须连接紧密,使得电荷传输路径短,电阻低。
目前这类电极多为纳米晶薄膜,纳米晶薄膜的优点是孔隙率高、表面积大,吸附染料量大,制备工艺简单,其弊端是纳米粒子排列无序,相互之间连接程度差,容易发生聚集而成为电子复合中心,不利于电子的传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结构,解决了现有纳米晶薄膜存在的纳米粒子排列无序,相互之间连接程度差,容易发生聚集而成为电子复合中心,不利于电子传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结构,包括导电基板,在导电基板上覆盖有导电膜,导电膜上覆盖有致密半导体底层,致密半导体底层上设置有半导体膜,半导体膜中设置有多个结构呈树枝形的孔隙,每个树枝形孔隙包括树干孔和树枝孔,其中每个树干孔与导电基板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结构,其特征还在于,
所述的每个树干孔向上穿透半导体膜,最上层的树枝孔向上穿透半导体膜。
所述的树枝形孔隙的树干孔的直径为1μm -30μm,树枝形孔隙的树枝孔的直径为0.1μm -5μm。
所述的致密半导体底层的厚度为20 nm -50n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半导体膜的孔隙连通性好,电解质的迁移和电荷的传输路径短,有利于电解液传质,提高染料敏化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半导体粒子连接紧密,电子在电极材料中的传输路径短,阻力小;可以增加光子的散射,增加光子在电极材料中的传输路径,提高光的被吸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阳极结构断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电膜,2.致密半导体底层,3.树干孔,4.树枝孔,5.半导体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结构是,包括覆盖有导电膜1的导电基板,导电膜1上覆盖有致密半导体底层2,致密半导体底层2上设置有半导体膜5,半导体膜5之中设置有多个呈树枝形结构的孔隙,或称为多孔半导体膜5。每个树枝形孔隙包括树干孔3和树枝孔4,其中树干孔3与导电基板垂直,树枝形孔隙的树干孔3的直径为1μm -30μm,树枝形孔隙的树枝孔4的直径为0.1μm -5μm。
每个树干孔3向上穿透半导体膜5,最上层的树枝孔4向上穿透半导体膜5。致密半导体底层2的厚度为20 nm -50nm。
导电基板选用聚合物、透明玻璃、金属(如铜、铝等)的一种或组合物。
半导体膜5选用TiO2、ZnO、SnO2半导体氧化物的一种或组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结构的原理是:对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而言,吸附在半导体粒子上的染料分子吸收光能后,电子激发注入到半导体导带,空穴留在染料中,氧化态的染料被电解质还原,氧化态的电解质需要在对电极接受电子被还原,形成回路。所以在光阳极结构中,半导体粒子吸附染料分子处,需要足够的电解质还原染料分子,同时,需要连通的孔隙结构,以便电解质的迁移和电荷的传输。本实用新型针对电解质的迁移和电荷的传输这一环节,基于缩短电解质的迁移和电荷的传输路径的思想,提出了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结构中,多孔半导体膜的孔隙呈树枝形,且树干孔与导电基板垂直,来缩短电解质的迁移和电荷的传输路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紫辰,未经赵紫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64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拉杆拉柄夹手的旅行拉杆箱
- 下一篇:一种树脂浇注线圈干式铁芯电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