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机械变档轮毂马达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7891.0 | 申请日: | 201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3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绵军;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林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杨海燕 |
地址: | 642350 四川省资阳市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机械 轮毂 马达 | ||
技术领域:
一种电动车机械变档轮毂马达,属车轮动力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二轮、三轮电动车动力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动车,主要是上坡和载人上陡坡时,耗电量大或者在上坡时由于动力不足无法使用。它上坡时负载大,容易引起电流急剧增大,烧毁控制器和电机同时还直接影响了蓄电池的寿命。使电动车不易适用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行驶,从而限制了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多级机械变速的轮毂电机。其技术方案如下:
它包括主轴、轮毂筒以及钢圈,轮毂筒两端分别安装左端盖和右端盖,主轴两端分别安装在轮毂筒的两个端盖的中心轴承孔内,在轮毂筒内的主轴一端为电机,电机两端分别是电机左端盖和电机右端盖,电机左右端盖与电机转子固连。其关键技术是主轴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内是变速机构,变速机构包括变速箱、动力输出总成以及档位控制总成。主轴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构成变速箱体,动力输出总成是在电机右端盖上固定安装动力输出轴套,在动力输出轴套的外表面安装齿轮。在变速箱体内壁固定安装内齿圈,在变速箱体内的主轴上通过单向轴承安装第一轴套,第一轴套的左端安装第一支撑盘右端安装第二支撑盘。两支撑盘之间安装有衬管,螺栓穿过第一支撑盘、衬管、到第二支撑盘后固定。两支撑盘径向处开有轴孔,在两支撑盘之间通过轴承分别安装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安装齿轮,齿轮位于第一支撑盘和第二支撑盘之间且相互啮合,第一转轴上的齿轮与内齿圈相互啮合,第二转轴的左端安装另一齿轮与动力输出轴套外表面的齿轮啮合。在第二支撑盘的右端安装第二轴套,在第二轴套的内壁安装单向轴承,在单向轴承的内圆中安装轴套盘,轴套盘位于第二轴套右侧的主轴上,且与主轴有一定间隙,轴套盘的径向处开有凹孔。在主轴上位于轴套盘右侧安装有滑动套管,滑动套管上通过轴承安装滑动盘,滑动盘左侧径向处设有凸面嵌入轴套盘径向处的凹孔内。滑动盘的上面设有卡槽,在轮毂筒右端内壁设有凸块,凸块嵌入卡槽内。档位控制总成是在主轴右端内部开有轴孔,轴孔内依次装入拉动件、弹簧、拉动小轴、行程调整空心螺钉。从拉动小轴左端穿过行程调整空心螺钉、弹簧后紧固在拉动件内。主轴右端安装有支撑管,支撑管上开有小孔,支撑管右端安装拉线导向管。拉线穿过拉线导向管、支撑管右侧,至拉动小轴右端,被拉线压紧螺钉固定。拉动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连接螺栓位于滑动套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原轮毂筒内安装了由多个齿轮组成的齿轮变速机构,它在“旋转狭窄”的空间内合理科学地设计了不同坡度(平路、上坡、陡坡载重)的速度及扭力,也就是在不增大额定电流或额定输出功率的前提下,增大1~3倍以上动力,相当于增大电机3倍以上的功率。从根本上满足了不同路面和不同坡度及负载的动力需要,不仅可以实现多级机械变速,还解决了现有技术普通轮毂电机爬坡难,无法载人爬上陡坡,以及负载大引起电流急剧增大,容易烧毁控制器和电机的问题,既节约了能源,又延长了蓄电池、电机、控制器等部件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和变速机构的主轴为同一根主轴,这样既保证了同心度,又使输入输出动力能得到最大限度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主轴分段组合,受力不均匀,摩擦阻力大,耗能大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和装配调试容易。
4、本实用新型保留了低速普通轮毂电机在平路行驶时比高速电机省电的优点。
5、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以载人爬陡坡,而且省电。增加了电动车的正常行驶范围和行驶里程。使电动车既适合平原也适合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行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滑动盘与第二支撑盘镶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电机安装位置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档位控制转把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林,未经李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78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钢子午胎硫化胶囊模具工装
- 下一篇:光控偏振镜自动移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