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太极模块高速换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6415.7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6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冉昭杰;岳娜;姜刚;汪宗海;冉亦默;师晓娟;冉东成;冉东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华广电站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00;F28F2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太极 模块 高速 装置 | ||
1.高效太极模块高速换热装置,至少包括壳程和管程,其特征是:一次热媒进口法兰(2)、一次热媒出口法兰(1)、封头、换热管(13)形成管程,一次热媒进口法兰(2)在左封头(3)上,一次热媒出口法兰(1)在右封头(17)上,左封头(3)和右封头(17)分别与壳体(12)两端的壳体法兰(4)法兰连接,管板(5)焊接在壳体(12)两端内管内,将管内分成左、中、右三个独立密封腔体,换热管(13)固定在两端的管板(5)上;二次热媒进口法兰(8)、二次热媒出口法兰(6)与壳体(12)连接形成壳程,二次热媒进口法兰(8)在壳体(12)的右下前端,二次热媒出口法兰(6)在壳体(12)的左上端,壳体(12)内由隔板(14)上下隔开形成上下多层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太极模块高速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管(13)在两端的管板(5)上固定,换热管(13)一端通左腔体,另一端通右腔体,中间有折流板(10)垂直分布在壳体(12)水平方向上,折流板(10)为水平方向一上一下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太极模块高速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管(13)由S状分开形成左右两个大区,两个大区由封头隔板(15)分成上中下三个小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太极模块高速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管程是高温蒸汽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太极模块高速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壳程是水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太极模块高速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管(13)采用双波纹螺麻紫铜管、镍合金或镍钛合金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太极模块高速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12)上有温度计接口(7)、压力表接口(9)以及安全阀接口(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华广电站锅炉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华广电站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64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