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于收尘烟管道流通的附加水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5125.0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0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奇;李晓辉;崔光灿;龚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新安电力集团炭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3/02 | 分类号: | F23J3/02;B08B9/03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林志坚 |
地址: | 471832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收尘 烟管 流通 附加 水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辅助除尘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利于沥青、焦油收尘烟管道流通的附加水路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的,现有沥青烟管道通常没有设置焦油流出管路,内部便会出现焦油板结现象,且由焦油造成管路堵塞,引起各收尘点的收尘效果较差;已知的沥青烟气沥青的成分主要是:油分、树脂和地沥青质,还有其他一些蜡、似碳物等,其分子通式为:C(n)H(2n+2)O(b)S(c)N(d),也就是碳氢化合物,由于这些物质具有很高的粘稠度,所以附着力非常强,目前的做法是通过人工清理附着在烟管道通内壁的焦油,来实现疏通管道的目的,这种做法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于收尘烟管道流通的附加水路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利于收尘烟管道流通的附加水路结构通过在原有堵板上部设置烟尘管,并在烟尘管上设置外接冲水管路,由水冲刷焦油,迫使焦油不在所述堵板、焦油流出管路附着或板结。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于收尘烟管道流通的附加水路结构,在焦油流出管路的堵板上部设置一烟尘管,使烟尘管与焦油流出管路形成一体,在烟尘管外缘外接冲水管路形成所述利于收尘烟管道流通的附加水路结构。
所述的利于收尘烟管道流通的附加水路结构,所述烟尘管外缘外接的冲水管路为至少一根。
所述的利于收尘烟管道流通的附加水路结构,所述烟尘管外缘外接的冲水管路与烟尘管呈30~60°夹角连接。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利于收尘烟管道流通的附加水路结构,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堵板的上部设置烟尘管,且在烟尘管上设置外接冲水管路,通过外接的冲水管路由水冲刷焦油,,迫使焦油不在所述堵板、焦油流出管路附着或板结,实现了焦油能够顺利流出管道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烟尘管;2、冲水管路;3、堵板;4、焦油流出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
结合附图进一步的解释本实用新型;
在图1中所述的利于收尘烟管道流通的附加水路结构,在焦油流出管路4的堵板3上部设置一烟尘管1,使烟尘管1与焦油流出管路4形成一体,在烟尘管1外缘外接冲水管路2,所述烟尘管1外缘外接的冲水管路2为至少一根,优选两根,所述烟尘管1外缘外接的冲水管路2与烟尘管1呈30~60°夹角连接,使水直接冲刷堵板3、焦油流出管路4,形成所述利于收尘烟管道流通的附加水路结构。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利于收尘烟管道流通的附加水路结构,在原有堵板3上加装烟尘管1管道一根,用于流出焦油,同时在距堵板3上方50mm(建议)处的管壁相对方向两侧各加装冲水管路2一根;在原有堵板3上部的烟尘管1上设置外接冲水管路2,通过外接的冲水管路2由水冲刷焦油,迫使焦油不在所述堵板3、焦油流出管路4附着或板结,实现了焦油能够顺利流出管道的目的,防止焦油板结及焦油管道堵塞;本实用新型既减低了疏通管道时的工作量,又使焦油实现回收重新利用的目的,二次创造了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沥青、焦油收尘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新安电力集团炭素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新安电力集团炭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5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镀镍键合铜丝连接的半导体封装件
- 下一篇:一种硅片脱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