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作面固体充填液压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0042.2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4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占群;刘建功;纪茂峰;梁崇山;付国芳;牛世胜;任利杰;董润滋 | 申请(专利权)人: | 冀中能源机械装备有限公司邢台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F15/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汇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15 | 代理人: | 周大伟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邢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面 固体 充填 液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地下开采工作面使用的支护设备,特别适用于矿井“三下”(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压煤工作面的固体充填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综采设备成熟,采煤工艺日趋完善,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步伐的加快,很多矿井面临着资源枯竭问题,而一些蕴藏在建筑物、道路以及水体下面被认为不宜于开采的煤层,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我国通过采用传统的条带开采、搬迁村庄、充填开采等多种技术措施解决“三下”压煤,提高煤炭采出率。但是村庄搬迁导致了大量采矿塌陷区,造成严重的生态与文化环境破坏。同时,煤炭生产中伴随着大量的固体废弃物矸石的排放,排放矸石对地面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我们可以将这些矸石变废为宝,用其作为原料进行充填以更好的解决“三下”压煤问题。现有的充填支架的顶梁大多是整体顶梁,并在顶梁后部铰接尾梁,通过尾梁千斤顶的作用实现对液压支架后部采空区的支撑,其缺点在于对后部的支撑力比较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既能起到地下开采工作面的支护又能实现对采空区进行充填作业的液压支架,可防止采空区地面沉陷,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和回收率,有效解决“三下”压煤的开采问题,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开采和生态开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作面固体充填液压支架,包括前顶梁、后顶梁、底座、四连杆机构、前立柱和后立柱,其特征在于前立柱7、后立柱11的上端分别铰接前顶梁6、后顶梁10,其下端与底座25相联接;四连杆机构的上端与前顶梁6、后顶梁10的铰接点联接,其下端与底座25相联接;在前顶梁6的后部连接铰接千斤顶8的一端,铰接千斤顶8的另一端与后顶梁10的前端相铰接;在后顶梁10的中后部安装拉后溜千斤顶12,拉后溜千斤顶12的另一端与挂梁13相连接,挂梁13的下方通过挂环和圆环链连接后部溜槽15;在底座25的后部设有铰接座24、上夯实机构和下夯实机构。
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前连杆27、后连杆26、上连杆9和底座25,在底座25上铰接前连杆27、后连杆26的一端,前连杆27、后连杆26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连杆9的下部相铰接;上连杆为Y型结构,其两个上端分别与前顶梁6和后顶梁10相铰接;四连杆机构位于前立柱7和后立柱11中间,所述四连杆机构的上连杆9、前连杆27、后连杆26均为箱体结构。
所述底座25的后部联接铰接座24,在铰接座24的前上方依次联接下夯实机构和上夯实机构。
所述下夯实机构包括下夯实调节千斤顶23、下夯实千斤顶22、下夯实座体20和下夯实捣矸机构21,下夯实调节千斤顶23的一端与铰接座24铰接,另一端与下夯实座体20铰接;下夯实千斤顶22的一端与下夯实座体20的前端联接,另一端与下夯实捣矸机构21铰接;下夯实座体20和下夯实捣矸机构21分别为箱体结构,下夯实捣矸机构21从下夯实座体20的后端套装到下夯实座体20的内腔。
所述上夯实机构包括上夯实调节千斤顶19、上夯实千斤顶17、上夯实座体16和上夯实捣矸机构18,上夯实调节千斤顶19的一端与铰接座24铰接,另一端与上夯实座体16铰接;上夯实千斤顶17的一端与上夯实座体16的前端联接,另一端与上夯实捣矸机构18铰接;上夯实座体16和上夯实捣矸机构18分别为箱体结构,上夯实捣矸机构18从上夯实座体16的后端套装到上夯实座体16的内腔。
所述前立柱7和后立柱11均为两根,分别对称固定在底座25与前顶梁6、后顶梁10的两侧。
在后顶梁10中后部安装拉后溜千斤顶12,拉后溜千斤顶12的另一端与挂梁13相连接,挂梁13的下方通过挂环和圆环链连接后部溜槽15。
所述前顶梁6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梁2、伸缩梁千斤顶5、前托板4、护帮板1和护帮千斤顶3;伸缩梁千斤顶5的一端与前顶梁6相铰接,其另一端与伸缩梁2铰接;伸缩梁2的前端铰接前托板4,前托板4插入前顶梁6的滑道中,前托板4的后部铰接护帮板千斤顶3的一端,护帮千斤顶3的另一端与护帮板1的后部相铰接。
前顶梁6、后顶梁10和底座25分别与前立柱7、后立柱11两端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柱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冀中能源机械装备有限公司邢台机械厂,未经冀中能源机械装备有限公司邢台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00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控温太阳能热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燃气灶快速点火装置的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