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前风挡防护罩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1389.0 | 申请日: | 201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0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尚青;徐瑞;郁家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尚青;徐瑞;郁家铖 |
主分类号: | B60J11/08 | 分类号: | B60J11/08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崔滨生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风挡 防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护用品,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前风挡防护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作为私人交通工具已越来越普及,而且汽车用防护用品,如汽车前风挡防护罩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汽车在停放时,如果遇到冬天下雪,露天停放的汽车其前风挡玻璃都会落上厚厚的积雪,而且冰雪很容易冻住雨刮器,人们一般用硬卡片等工具清除积雪,这样既耽误时间,又容易刮伤汽车表面;冬天即使不下雪,车辆经过一夜的露天停放,前风挡玻璃上也会被冻上一层霜,如不清除结霜,行车时会影响驾驶视线,造成安全隐患。另外,春、秋季节沙尘天气活动频繁,前风挡玻璃和雨刮器部位容易积存大量的沙尘及枯树叶,难以清除;再者,在炎热的夏天,汽车在阳光下曝晒,打开车门进入车内时,会感到异常闷热。人们一般用旧床单等物品罩在汽车前风挡玻璃上充当防护罩,并用两个前门夹住床单用以固定,时间久了车门的密封胶条极易老化变形,造成车体密封不严,噪音变大的问题,而且不美观;市场上出现的汽车防护罩,一般用吸盘将防护罩吸附在车体上,时间久了散落灰尘易使其吸附力下降,容易掉落,而且现有汽车防护罩一般不具有防盗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美观、不易掉落,不易损伤汽车表面,同时具有防盗功能的多功能汽车前风挡防护罩。
为了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前风挡防护罩,包括与汽车前风挡玻璃金属外框相适配的主体和主体两侧下方的后视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层的防雨布和内层的防磨衬布,所述主体的周边固定有磁片,用于吸附在所述汽车前风挡玻璃金属外框上;所述主体上还设有穿设于所述后视镜套和所述主体的锁具。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后视镜套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通过毛毡条固定在所述主体侧下方,其自由端向内侧缝合,形成具有两端开口的弧形通道;将所述主体处于其两侧下方所述后视镜套之间部位处的外层防雨布和内层防磨衬布缝合,缝合两道与所述弧形通道两端开口相对应的条形通道。
所述锁具为封塑长钢丝密码锁,包括两端的锁头和中间的长钢丝锁体,所述锁头依次穿过其中一条所述条形通道、其中一个所述后视镜套的弧形通道,然后穿过另一条所述条形通道,最后由另一个所述后视镜套弧形通道的一端开口进入,从另一开口引出。
所述磁片为薄磁钢片,塑封后均匀嵌入在所述主体的周边。
所述防雨布采用春亚纺防紫外线面料。
所述主体上部设有车顶天线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运用磁吸原理将防护罩牢牢吸附在前风挡玻璃金属外框边缘上,不易被风刮起掉落,同时美观、使用简单;
2、防护罩防雨布采用春亚纺防紫外线面料,应对各种特殊天气如霜雪、沙尘等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防紫外线;内部加设一层防磨衬布,有效防止了质地较硬的防雨布磨损前风挡玻璃及车漆;
3、加装钢丝防盗密码锁有效防止了防护罩意外丢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前风挡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1、主体;11、防雨布;2、后视镜套;21、固定端;22、自由端;3、塑封薄磁钢片;4、塑封长钢丝密码锁;5、车顶天线凹槽;6、弧形通道;7、条形通道;8、毛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汽车前风挡防护罩,包括与汽车前风挡玻璃金属外框相适配的主体1和主体1两侧下方的后视镜套2,而主体1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层的防雨布11和内层的防磨衬布(图中未示出),因为防雨布11质地较硬,防磨衬布的设置可以防止外层防雨布11磨损汽车前风挡玻璃;主体1的周边固定有磁片,用于吸附在汽车前风挡玻璃金属外框上;另外,主体1上还设有穿设于后视镜套2和主体1的锁具。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详细阐述所述汽车前风挡防护罩的具体组建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参见图1,为了将锁具穿设于后视镜套2和主体1,实现防盗功能,所述后视镜套2包括固定端21和自由端22,固定端21通过毛毡条8固定在主体1的侧下方,自由端22向内侧缝合,形成具有两端开口(图中未示出)的弧形通道6,图中后视镜套2上的虚线即为缝合线;同时,将主体1处于其两侧下方后视镜套2之间部位处的外层防雨布11和内层防磨衬布缝合,缝合两道与弧形通道6的两端开口相对应的条形通道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尚青;徐瑞;郁家铖,未经李尚青;徐瑞;郁家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1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远、近光自动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板缓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