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光高效LED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0954.1 | 申请日: | 201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4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赖哲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哲毅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4;H01L33/5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周永强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升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的LED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是利用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原理,在半导体内P、N极施加电压,使电子与电洞相结合而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因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轻巧、反应速度快及无污染等优势,这些优势让发光二极管应用领域逐渐跨足各种产业上。目前产业在LED制程步骤有:清洗-装架-压焊-封装-焊接-切膜-装配-测试-包装。其中封装过程就是以胶材23灌入置放发光二极管30的基座10中,以防水气及保护发光二极管的正常运作。此胶材23系为透明材质,具有高透光效果,此胶材经固化后,就具有透光镜的效果,有的业者利用其形成凸镜表面23a以具有散光的效果,如图1所示,然而,此种作法只能彰显其点光晕的效果,是尚未完全利用透光胶材的特性,实是应有可加强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设计目的为提高发光二极管之发光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光高效LED,包括有一封装基座,于封装基座上设有置容空间,于置容空间设有发光二极管及封装胶材,所述封装胶材设有供发光二极管折射的折射表面。
作为改进,所述折射表面为具有不同角度的环状的锥状表面,所述环状的锥状表面为外斜锥状或内斜锥状。与现有技术相比,藉由环状的锥状表面可将光二极管的光源折射出去,如该环状的锥状表面为外斜锥状,可以将发光二极管的光源向外折射,而增加其光照面积的效果;如将该环状的锥状表面形成内斜锥状,如此就可以达到将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由内聚光及聚焦后形成的外晕的效果。
作为改进,所述折射表面的形状为散光型或聚光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结构调整所需的焦聚,增加了LED的使用用途。
另外,本设计既结构既简单,又具增加发光效率的特征。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封装基座 11……置容空间 21……电极接脚
23……封装胶材 231……锥状表面 30……发光二极管
23A……凸镜表面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高光高效LED,如图2及图3所示,基本包括有一封装基座10、电极接脚21、发光二极管30及封装胶材23,其中,该封装胶材23系封入于基座10的置容空间11内,将发光二极管30包覆于内;本实用新型即利用封装胶材23表面进行光源折射的亮度设计,于封装胶材23表面形成环状的锥状表面231,藉由锥状可将光二极管30的光源折射出去,如该环状的锥状表面231为外斜锥状,可以将发光二极管30的光源向外折射,而增加其光照面积的效果;如将该环状的锥状表面231形成内斜锥状,如此就可以达到将发光二极管30的光源由内聚光及聚焦后形成的外晕的效果。藉此,由封装胶材23的表面的变化,可依表面反射角度的不同需要,设计成散光型或聚光型之不同结构,或调整所需的焦聚,增加LED的使用用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高光高效LED结构简单,又具增加发光效率的特征,确具经济实用价值,爰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哲毅,未经赖哲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0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组件
- 下一篇:数字预失真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