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出包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8764.6 | 申请日: | 201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6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梁志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志坤 |
主分类号: | B66F9/02 | 分类号: | B66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包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纺织出包机。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纺织机的出包机构是利用出包小车将单包运出打包生产区,这对一条线或两条线比较适用,如果多条生产线产量比较大时,效率就比较低,而且需要更多的夹包车和人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企业的成本。
而现有的纺织出包机,一旦出现断电或操作不当时,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故有必要增加保护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效率高,可将多个包叠加为上下排列方式,并运出打包生产区,因此降低劳动强度,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纺织出包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出包机,它包括出包小车,还包括机架、叠包装置和夹包装置,所述的机架包括顶横梁和至少两个侧立柱;所述的叠包装置包括叠包架、配重架和减速电机,所述叠包架固定于机架的顶横梁,叠包架套装于配重架,叠包架内设有导向杆,所述夹包装置滑动地套设在导向杆上,所述夹包装置下方设有一自锁装置,该自锁装置装置有感应器。
所述叠包架的上端设有可使夹包装置上下和左右移动的第一减速电机,叠包架靠近中端位置设有可使叠包装置左右移动的第二减速电机。
所述配重架一端设有传动带或链,传动带或链的另一端绕过传动轮与夹包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轮由第一减速电机驱动。
所述的夹包装置包括夹包架、夹子和夹包油缸,所述夹包架与导向杆间隙配合,所述的夹包架通过传动带或链实现上下移动,夹包架的下方铰接夹子,所述夹包油缸的一端与夹子铰接,另一端与夹包架铰接,夹包油缸通过夹子完成夹包动作。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纺织出包机,它包括出包小车,还包括机架、叠包装置和夹包装置,所述的机架包括顶横梁和至少两个侧立柱;所述的叠包装置包括叠包架、配重架和减速电机,所述叠包架固定于机架的顶横梁,叠包架套装于配重架,叠包架内设有导向杆,所述夹包装置滑动地套设在导向杆上,所述夹包装置下方设有一自锁装置,该自锁装置装置设有感应器,自锁装置与减速电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效率高,省时省力,在使用时,通过第二减速电机驱动叠包装置左右运动将多条生产线单个包叠加在一起送到夹包装置上,再通过第一减速电机驱动传动带或链带动夹包装置上下运动,将多个合并好的包叠加为上下多个的包后运出打包生产区。然而,避免以为传动带或链的失效而使夹包装置由于重力作用而下落,发生使故,所以在夹包装置下方设置一自锁装置,若一旦电源断电或传动带或链失效打滑,自锁装置中感应器就会使迅速夹包装置停留在原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叠包装置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叠包装置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叠包装置俯视图。
附图标记:1——机架 2——叠包装置
3——夹包装置 4——出包小车
5——导向杆 6——第一减速电机
7——叠包架 8——传动轮
9——传动带或链 10——第二减速电机
11——配重架 12——自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至5所示,一种纺织出包机,它包括出包小车4,还包括机架1、叠包装置2和夹包装置3,所述的机架1包括顶横梁和至少两个侧立柱;所述的叠包装置2包括叠包架7、配重架11和减速电机,所述叠包架7通过水平导轨与机架1的顶横梁固定,叠包架7通过竖直的导轨套装配重架11,叠包架7内设有导向杆5,所述夹包装置3滑动地套设在导向杆5上,所述夹包装置3下方设有一自锁装置12,该自锁装置12装置设有感应器,当本实用新型出现突发情况瞬间,所述自锁装置可以将夹包装置3被锁在机架1上,停留在原来位置,这样当有突发事情发生时,就会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轮8由第一减速电机6驱动,所述叠包架7的上端设有可使夹包装置3上下移动第一减速电机6和左右移动的第一减速电机6,叠包架7靠近中端位置设有可使叠包装置2左右移动的第二减速电机10,配重架11一端设有传动带或链9,传动带或链9的另一端绕过传动轮8与夹包装置3。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可将多条生产线的包叠加在一起,方便夹包装置3的装夹和包的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志坤,未经梁志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8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发器中使混合气体完全气化的装置
- 下一篇:起重机起升缓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