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冷压缩机使用的吸气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25186.0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5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杨百昌;方泽云;曹礼建;王新南;何仁庶;周继辉;黄强胜;戴竞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瞿晖 |
地址: | 435006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压缩机 使用 吸气 消声器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气消声器,具体是小型全封闭往复式活塞制冷压缩机使用的吸气消声器。
(二)现有技术:目前用于小型全封闭往复式活塞制冷压缩机上的吸气消声器,由于吸气口呈普通弧形,吸气时气体仍存在一定的阻力,导致吸气过热和腔体振动;因此,普遍存在压缩机吸气效率较低,吸气时噪音较大的问题。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对现有消声器的结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吸气效率和降低噪声的制冷压缩机使用的吸气消声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上消音腔,下消音腔,下消音腔内装有隔板,隔板上固定有连通器,下消音腔外设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吸气口的纵截面为圆锥形。
所述连通器吸气口与吸气管吸气口根部相对,其间距为3~6mm。
所述连通器吸气口与下消声腔在水平面内与水平方向的偏角α为5~10°,吸气管在水平面内与水平方向的偏角β为15~20°,在垂直面内与水平方向的偏角γ为13~18°。
所述连通器上端伸出隔板2~5mm。
在所述的上下消音腔腔体内部设有加强筋。
所述的上下消音腔腔体壁厚均匀分布,厚度δ为1.7±0.3mm。
本实用新型通过接收系统蒸发端的气流进入下消音腔吸气口,因吸气口为圆锥形喇叭口形状,使进入的气流形成一种汇聚的形式,流动阻力减小,吸气也更为顺畅,绝大部分气流通过圆锥形喇叭吸气口直接进入吸气消声器内部,仅有少部分通过圆锥型喇叭吸气口与壳体吸气管之间的间隙进入压缩机壳体内部进行加热,减小了吸气过热现象,使气流密度增加,可以有效提高压缩机的吸气效率。连通器吸气口直接正对下消音腔吸气口根部,气流流动阻力进一步减小,而小部分气流通过连通器与下消音腔吸气口之间的间隙进入下消音腔体的大空间区域内,气流空间增加,气压减小,压力衰减后的气流在连通器与下消音腔体之间起到一定的隔振降噪作用。连通器吸气口管与下消音腔在水平面内与水平方向成α偏角,下消音腔吸气管在水平面内与水平方向成β偏角,下消音腔吸气管在垂直面内与水平方向成γ偏角,使吸气效果更加顺畅,气体流动阻力减小,吸气噪声降低。
本实用新型中的下消音腔腔体外形与压缩机壳体成弧形过渡,极大限度提高下消音腔腔体的空间容积,且因下消音腔外部为圆弧形过渡,其强度也大大增加,同时下消音腔腔体内壁设计有加强筋,提高其强度,减少了腔体的振动,同时相当于肋片,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这些使得下消音腔腔体的塑性变形减小,并且消声器整体壁厚均匀,强度增大,可以有效屏蔽外部噪声对下消音腔腔体内部的冲击和传递,吸气噪声进一步减小;气流通过连通器进入连通器通道后,再进入上消音腔腔体内部,连通器上端管口伸出进入上消音腔内部,一方面可以增加连通器的强度,减小塑性变形,另一方面,由于连通器上伸出端高于连通器隔板上平面2~5mm,起到了一定的引流导向作用,气流进入上消音腔内部区域后流动阻力减小,吸气也更为顺畅。
在上消音腔腔体内部区域,气流容纳的空间增大,气流压力减小,同时上消音腔腔体内壁也设计有加强筋,提高了上消音腔的强度,减小了塑性变形,其加强筋将上消音腔内腔分隔成三个迷宫腔室,气流在经过此三个迷宫腔室之后压力逐渐减小,流动阻力降低,吸气噪声进一步减小。因此,经过上述一系列的改进,本实用新型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吸气效率和降低噪声,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C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上消音腔,2-下消音腔,3-隔板,4-连通器,4a-连通器吸气口,4b-连通器上端,5-吸气管,5a-吸气管吸气口,5b-吸气管根部,6-加强筋。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上消音腔1,下消音腔2,消音腔内装有隔板3,隔板上固定有连通器4,下消音腔外设有吸气管5,所述吸气管吸气口5a的纵截面为圆锥形,上述连通器吸气口4a与吸气管根部5b相对,其间距为3~6mm。
所述连通器吸气口4a与下消声腔在水平面内与水平方向的偏角α为5~10°,吸气管在水平面内与水平方向的偏角β为15~20°,在垂直面内与水平方向的偏角γ为13~18°。
所述连通器上端4b伸出隔板2~5mm。
在所述的上下消音腔腔体内部设有加强筋6,上下消音腔腔体壁厚均匀分布,厚度δ为1.7±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5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