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升机索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3053.X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3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沈祖千;李洋;李良操;乐毅锋;王开通;杨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9/00 | 分类号: | B64D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5006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升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索降支架,特别是一种基于系留窝的直升机索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民用直升机普遍加装了电动绞车和外吊挂,用于将机上人员或货物投送地面和货物从一点运送到另一点,但是电动绞车操作复杂、维护成本高,用电负荷高、负载小,外吊挂无法将机上人员投送到地面,功能单一。
发明内容
针对电动绞车操作复杂、维护成本高,外吊挂功能单一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便于维护、能快速将机上人员投送到地面的索降装置。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升机索降装置包括双叉耳,支座,单叉耳,上支杆,下支杆,主支杆,圆接头,转接接头,挡块,自锁挂钩,上、下支杆通过圆接头固定在主支杆一端,下支杆在上支杆外侧,上支杆另一端安装有一单叉耳,上支杆的另一端和主支杆的另一端各安装有一双叉耳,自锁挂钩通过转接接头固定在主支杆上,挡块固定在转接接头上。
本装置可以应用到任何含有系留窝的直升机上,具有与直升机兼容性好、结构简便、操作简单、重量轻,载荷量大以及安全可靠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索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双叉耳,2:支座,3:单叉耳,4:上支杆,5:下支杆,6:主支杆,7:圆接头,8:转接接头,9:挡块,10:自锁挂钩;
图2为索降装置安装示意图,其中,11:机体结构,12、14:系留窝,13:索降装置,15:主减整流罩;
图3为第三个安装点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请参照附图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双叉耳1,支座2,单叉耳3,上支杆4,下支杆5,主支杆6,挡块9,自锁挂钩10,上支杆4和下支杆5通过圆接头7固定在主支杆6一端,下支杆5在上支杆4外侧,上支杆4另一端安装有一单叉耳3,上支杆4的另一端单叉耳3上和主支杆6的另一端各安装有一双叉耳1,自锁挂钩10通过转接接头8固定在主支杆6上,挡块9固定在转接接头8上。
利用双叉耳1将一端带有单叉耳3的上支杆4、主支杆6固定在机体的系留窝里,同时利用支座2将一端带有单叉耳3的下支杆5固定在机体的主承力框上,上、下支杆4、5通过圆接头7固定在主支杆6上。自锁挂钩10通过转接接头8固定在主支杆6上。利用挡块9的内表面设计的槽形,将自锁挂钩左右及向后这三个方向约束住,这样锁降人员就可以方便的绳索固定在挂钩上。
该索降装置安装示意图如图2:在机体结构11上前后分布主承力框X3205框与X4630框,在X3205框与X4630框左右各有1个系留窝,其中系留窝12为X3205框左侧一系留窝,该系留窝为索降装置13的第一个安装点,系留窝14为X4630框左侧一系留窝,该系留窝为索降装置13的第二个安装点,第三个安装点位于X3205框上,主减整流罩15内,其示意图见图3。右侧索降装置安装方式同左侧,安装位置与左侧对称。为了便于使用,在机体内地板与座舱顶棚间左右各焊接一个抓取杆,直升机悬停以后,索降员便可打开滑动舱门,将索降绳挂到索降装置的自锁挂钩内,在安全员的配合下,执行索降任务。
这样机组人员就可以通过该型机的滑动舱门,借助抓取杆,在安全员的配合下,将绳索一端套牢在锁降装置的自锁挂钩里,从直升机上索降到地面,开展搜救、反恐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30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