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合不同直径漆包线单机同次缠绕的全自动绕线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13009.0 | 申请日: | 2010-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9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勇;龚毕;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5/08 | 分类号: | H02K15/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44209 | 代理人: | 陈鸿荫 |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合 不同 直径 漆包线 单机 缠绕 全自动 绕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专用于制造、装配、维护或修理电机的设备或夹具,特别是涉及用于小型和微型电机的适合不同直径漆包线单机同次缠绕的全自动绕线机。
【背景技术】
小型和微型串励电机出于不同负载的需要,其定子往往设计为多档位绕组的,同时又受到槽满率的限制,所述绕组大都会采用两种不同直径的漆包线绕制。
现有技术用于绕制串励电机定子绕组的绕线机,只能缠绕一种线径的漆包线,如需绕制另一种不同直径的漆包线则须更换绕线机,因为如果在同一台绕线机上更换漆包线,将花费大量时间,而且必须重新调整绕线机的张力系统;大批量生产时,每绕一个定子都将重复上述换线过程,生产效率极低。现有技术在串励电机定子铁芯上绕制漆包线时,大都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绕线机配合完成不同线径漆包线的绕制,但是,生产效率仍然较低,而且两台或两台以上的绕线机占用很多场地,额外增加许多绕线模和该绕线模装夹的次数。还有一个不是之处就是,现有技术漆包线输出至绕线模缠绕,走的是单一通道,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漆包线都从此通过,漆包线之间会发生磨擦、缠绕而造成漆包线的绝缘层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适合不同直径漆包线单机同次缠绕的全自动绕线机,使用该全自动绕线机可在同一台绕线机上绕制多种线径不同匝数的定子绕组,既节省了绕线机,又减少了在绕线机上装卸绕线模的次数,而且操作工操作方便,生产效率也高,还节约了场地,并且在绕制漆包线时,每条漆包线分别经由单独的通道,确保各条漆包线互不干涉。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能绕多种线径的全自动绕线机,用于串励电机的定子铁芯绕线,包括安装有驱动机构的绕线机动力头,以及与所述绕线机动力头内的驱动机构连接、用于输出并缠绕漆包线的绕线杆;所述绕线杆中空,内设过线管,该过线管内设置四条用于输出漆包线的过线通道;所述绕线杆中部对称地设有两通孔,相应地,所述过线管中部也对称地设有两通孔,对应的两通孔相连通并同时与所述过线管的一过线通道相连通,对应的另两通孔相连通也同时与所述过线管的另一过线通道相连通。
所述绕线杆前端设有前飞叉,中部设有后飞叉,该前飞叉包括各自设有通孔的两前绕线嘴,该后飞叉包括各自设有通孔的两后绕线嘴;一种直径的两根漆包线分别从所述绕线杆之过线管的两条过线通道后端穿入,分别从该两过线通道前端穿出后再分别经所述前飞叉的两前绕线嘴穿出,用于供所述串励电机之定子铁芯绕线;另一种直径的两根漆包线分别从所述绕线杆之过线管的另两条过线通道后端穿入,分别从该另两条过线通道中部的两通孔和所述绕线杆中部的两通孔穿出后再经所述后飞叉的两后绕线嘴穿出,也用于供所述串励电机之定子铁芯绕线。
所述全自动绕线机还包括底座和定子移动及固定机构;所述定子移动及固定机构包括上部可固定所述定子铁芯的滑动架和导轨;所述绕线机动力头和导轨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动架下部可滑动地骑跨在所述导轨上。
所述定子移动及固定机构还包括横截面呈“Γ”形的两个移动及固定块;所述导轨横截面为“工”型,包括“一”字形的上部、中间竖直的腰部和“一”字形的下部,所述导轨的下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动架包括的下部左右两脚和该左右两脚之间的空位,借助该左右两脚和它们之间的空位,所述滑动架下部就可滑动地骑跨在所述导轨骑跨在所述导轨上,并且该左右两脚的脚底分别固定在所述两移动及固定块上,该两移动及固定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下部的左右两侧。
所述两移动及固定块上分别设置有通孔,对应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借助各螺丝穿过所述两移动及固定块的各通孔后拧入相应的所述底座的螺纹孔内,使滑动到位的所述两移动及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底座相应的位置上。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适合不同直径漆包线单机同次缠绕的全自动绕线机之有益效果在于:
1、专门在绕线杆内设置一根过线管,该过线管设有四条用于输出漆包线的过线通道;当串励电机的每一个定子铁芯需要绕制两种不同直径的漆包线时,只需一次穿入四根、两种不同直径的漆包线,并且使得每条漆包线分别经由单独的通道,确保各条漆包线互不干涉;这样就再不用担心漆包线之间会发生磨擦、缠绕而造成漆包线的绝缘层破损了,也再不用分两次穿入漆包线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3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