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晶面板胶带的对位贴附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1094.7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6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优备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面板 胶带 对位 贴附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液晶面板生产工艺实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对液晶面板进行快速、准确、高效地胶带裹贴的对位贴附设备。属于机械制造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液晶显示器的功耗,重量,价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玻璃基芯片(CHIP ON GLASS,简称COG)技术的出现,以及LED技术在背光板上的成功应用,使得显示器的重量和功耗变的更低。
COG产品具有装配工艺简便、易于小型化、特别适用高密度、大容量的LCD显示模块等优点,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数字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便携式应用产品(手机、PDA、MP3、手表、信息电话、数字电话、手持式仪器仪表及计算机网络用显示屏)越来越多,其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阔。
在显示器模组生产的工艺流程中,有一道用胶带把液晶面板和背光板框裹贴的工序,因背光板框误差较大,而胶带材质特殊,对位贴附精度要求较高,当前技术条件下,大都还是人工对位贴附,作业时间长,产能很难提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液晶面板胶带的对位贴附机,以解决胶带贴附在对位精度及作业效率等多方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液晶面板胶带的对位贴附机,包括具真空吸孔的作业平台、相对作业平台固定的悬架及胶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贴装置包括:
设于作业平台表面的定位调节机构,相对矩形的背光板框相邻两边设有定位板,而另一侧短边处设有调整板;
设于定位板及调整板外周的右侧胶贴单元及通过齿轮组相互齿接联动的前侧胶贴单元与左侧胶贴单元,其中左侧和右侧的胶贴单元分别设有作业手柄;
以及于悬架上正对面板的至少两个CCD对位机构。
进一步地,前述的液晶面板胶带的对位贴附机,其中各胶贴单元均为内外双轴滚压结构,内轴转动带动外轴上升或下压运动,内轴与外轴间联接有缓冲性的弹簧,并且内外轴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O型圈。
进一步地,前述的液晶面板胶带的对位贴附机,其中调整板为螺纹结构,由外部六角工具无级调节定位。
进一步地,前述的液晶面板胶带的对位贴附机,其中齿轮组中两传动齿轮之间设有一段空齿合。
进一步地,前述的液晶面板胶带的对位贴附机,其中作业平台上设有基于电磁铁的吸附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液晶面板胶带的对位贴附机,包括具真空吸孔的作业平台、相对作业平台固定的悬架、胶贴装置及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贴装置包括:
设于作业平台表面的定位调节机构,相对矩形的背光板框相邻两边设有定位板,而另一侧短边处设有调整板;
设于定位板及调整板外周的右侧胶贴单元及通过齿轮组相互齿接联动的前侧胶贴单元与左侧胶贴单元,其中左侧和右侧的胶贴单元为由电机驱动,电机的开关与电控制器相连;
以及于悬架上正对面板的至少两个CCD对位机构,对位机构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地,前述的液晶面板胶带的对位贴附机,其中各胶贴单元均为内外双轴滚压结构,内轴转动带动外轴上升或下压运动,内轴与外轴间联接有缓冲性的弹簧,并且内外轴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O型圈。
该调整板为步进电驱式结构,由外部六角工具无级调节定位;该齿轮组中两传动齿轮之间设有一段空齿合;该作业平台上设有基于电磁铁的吸附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应用,其显而易见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真空吸附平台定位液晶面板及背光板框,可以对三边同时进行胶带贴附作业,能有效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及产能;并且采用双CCD对位,能有效保证胶带准确地裹贴到面板及背光板框间的玻璃基芯片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对位贴附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右侧胶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胶贴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对位贴附机的CCD对位及电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对位贴附机液晶面板及背光板框的定位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5a为图5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优备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优备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10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雷达功能的光电转台
- 下一篇:液晶屏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