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油箱通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01702.6 | 申请日: | 2010-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4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罗福俊;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3 | 分类号: | B60K15/03;B60K15/077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梁展湖;张先芸 |
地址: | 40005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通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燃油箱,特别是一种燃油箱箱体顶部的通气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机动车燃油箱,特别是摩托车燃油箱中,在箱体顶部需要设置通气孔使箱体内部气压和外部保持平衡,以保证发动机的顺利工作。但随着国内国际对于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需要改善燃油箱通气孔处密封性,防止燃油从通气孔处挥发出去进而污染环境。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通气孔处外接炭罐等油气处理器的方法对挥发出的油气进行处理,但是炭罐等油气处理器如果被过多燃油附着或者浸泡过后会失去处理效果,故需要在通气孔处设置起隔离作用的特殊结构以保证油气处理器的正常工作。
现有技术中也曾公布了一些起隔离作用的燃油箱通气结构。例如,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103414.6曾公布了一种安装于车辆燃油箱通气管上的倾倒阀,其结构主要为在通气孔与炭罐之间安装一个控制阀,当车辆行驶过程中因路面不平而发生倾斜时,控制阀能自动令阀口堵住从而避免燃油箱里面燃油因倾斜而溢出到炭罐里面。但是这种结构过于复杂,制造成本过高,同时对挥发的燃油气体不能起到阻止和隔离的作用,故经挥发到达炭罐的燃油过多同样易造成炭罐等油气处理器的失效,故隔离效果较差。
另外我国发明专利申请200810237206.0也曾公布了一种燃油箱盖及油箱口结构,其结构大致为在通气孔与炭罐之间设置一个油气分离腔和一个油气收集腔,燃油箱内挥发的油气经上述两个腔体后再通过油气通道进入到油气分离器,这样可以使部分挥发的油气在两个腔体内部进行冷凝,进而避免油气附着在油气处理器上造成失效。但是这种结构中油气收集腔设置在油气分离腔的侧边,而连接炭罐的油气通道更是设置在油气收集腔的下方,这样虽然对挥发进入油气分离腔的油气能进行较为有效的处理,但是对于因燃油箱倾斜或震荡而进入到油气分离腔内部的油液,就容易顺着油气收集腔进入到下方的油气通道并附着到炭罐上,造成炭罐失效。同时,由于所述油气通道是直接设置在箱体上,故增加了结构复杂度,需对燃油箱整体重新开模制造,具有制造成本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既能对因倾斜和震荡激起的油液进行有效隔离,也可以对挥发的过多的油气进行有效预处理的燃油箱通气结构,并使其具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燃油箱通气结构,包括设置于燃油箱的箱体顶部的通气孔;其特点在于通气孔处的箱体具有一个碟形槽,通气孔位于碟形槽内中部;碟形槽上方设置有内衬盖并与碟形槽一起构成油气分离腔,内衬盖顶部具有通气小孔;内衬盖上方设置有通气盖,通气盖与箱体之间采用密封垫和螺栓密封连接并在通气盖与内衬盖之间形成油气收集腔;通气盖顶部设置有与油气收集腔连通的油气管,该油气管用于与油气处理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挥发的油气依次经过油气分离腔、油气收集腔和油气管再进入油气处理器,故挥发的油气分别在油气分离腔和油气收集腔进行冷凝处理,冷凝后回流至燃油箱内;这样挥发的油气经过预处理后再到达油气处理器,就大大减小了到达油气处理器的油气含量,起到保护油气处理器、延长油气处理器寿命的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油气分离腔下面为碟形槽结构,这种碟形结构可以防止摩托车在运行中油箱中燃油大幅度震荡而使燃油震荡至油气分离腔中,同时两腔体和连接油气处理器的油气管均设置合理,使得燃油箱由于倾斜和震荡激起的油液即使进入到了油气分离腔也难以再通过油气收集腔和油气管进入到油气处理器内,只会从碟形槽底部回流至燃油箱内,故在两种情况下均能避免油气处理器因进入油液过多而失效,使油气处理器得到真正有效的保护,延长油气处理器寿命。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所需构件较少,且基本可以在现有的燃油箱上直接实施,无需对燃油箱重新开模,故降低了实施成本。
综上所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既能对因倾斜和震荡激起的油液进行有效隔离,也可以对挥发的过量油气进行有效预处理,进而使活性炭罐等油气处理器能得到较好保护,延长了其寿命。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有效保持了燃油箱内外压力差的同时还具备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实施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17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压调节器
- 下一篇: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通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