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双显示屏功能的笔记本型计算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46838.1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6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乃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乃千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武晨燕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三重***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显示屏 功能 笔记本 计算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计算机,尤指一种具有双显示屏功能的笔记本型计算机。
背景技术
由于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体积轻、薄、短、小,便于使用者携带外出使用。因此各行各业的业务从事人员在外出洽谈生意或案件时,均会携带一台笔记本型计算机外出使用,让使用者可对自己公司的产品进行简报或功能说明,便于合作厂商或购买者了解。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公司的会议室均配置有投影机,当业务从事人员将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信号输出端接至投影机信号输入端时,即可通过投影机将影像画面投射于该幕帘上,以进行简报或产品的功能说明。
或者,在洽谈的会议室中若无配置投影机时,该业务从事人员在笔记本型计算机开启后,便将笔记本型计算机转向至与会者,此时将造成使用者在解说时不便。若是与会者人数过多时,将会造成有些与会者无法看见笔记本型计算机所显示的画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的盖体的背面上套接有一个外接式显示屏,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92326号“笔记型计算机之外附式显示模块”专利案。在盖体上原本的显示屏在显示时,该外接式显示屏也同步显示,虽然便于与会者观看,但是此种外接式显示屏的设计,不但会造成笔记本型计算机的盖体体积变大,而且也不便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显示屏功能的笔记本型计算机,方便与会者观看,且便于携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显示屏功能的笔记本型计算机,包括:双显示屏及与双显示屏电性连接的主机本体,其中,双显示屏包括:
背光模块,由至少一个导光板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导光源组成,以贴覆于该导光板的四周;
第一液晶面板,贴覆于该背光模块一侧,用以显示影像画面;
第二液晶面板,贴覆于该背光模块的另一侧,用以显示与第一液晶面板相同或不相同的影像画面,但该影像画面与第一液晶面板所显示的影像画面方向相反;
第一保护层,用以贴覆于第一液晶面板一侧;
第二保护层,用以贴覆于第二液晶面板一侧;及
框体,用以框住该背光模块、第一液晶面板、第二液晶面板、第一保护层及第二保护层以形成具有双面显示画面的显示屏。
其中,所述导光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光二极管与电路板组成。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在原先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的盖体的背面增设显示屏,形成盖体正面及背面均有显示屏,该背面的显示屏在笔记本型计算机主机本体的控制下,可与原先盖体上的显示屏同步显示,或者呈现不同的画面显示,方便与会者观看,且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显示屏功能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双显示屏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显示屏功能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双显示屏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显示屏功能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显示屏功能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的背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显示屏功能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双显示屏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显示屏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显示屏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背光模块1 导光板11、11′
导光源12 发光二极管121
电路板122 第一液晶面板2
第二液晶面板3 第一保护层4
第二保护层5 框体6
显示屏壳体7 主机本体8
第一操作区81 按键811
第二操作区82 触控板821
第三操作区83 左键831
右键832 第一触控面板9
第二触控面板9′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显示屏功能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双显示屏的分解及组合立体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双显示屏功能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双显示屏,包括:背光模块1、第一液晶面板2、第二液晶面板3、第一保护层4、第二保护层5及框体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乃千,未经张乃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468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脑快速定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提手的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