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充满相变材料的抗压式储能热交换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03211.8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9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锦标 |
主分类号: | F28F9/00 | 分类号: | F28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满 相变 材料 抗压 式储能 热交换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变材料的储能热交换容器,特别是一种可充满相变材料的抗压式储能热交换容器。
背景技术
先进的相变材料的储能热交换容器的结构,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081585Y号,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带膨胀槽的相变材料储能热交换容器”的结构:在储能热交换容器的壳体上设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环形的膨胀槽,环形的膨胀槽的作用是当外界温度变化使相变材料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或固态转变为固态过程中,相变材料的体积随之膨胀或缩小时,环形的膨胀槽也随之变形,防止相变材料储能热交换容器暴裂、渗漏。上述结构的缺点是:相变材料储能热交换容器的壳体的相变材料入口端边向内缩入的凹形,相变材料入口低于壳体的端边,所以不能使液体的相变材料充满储能热交换容器的壳体内部,使储能热交换容器密封后,在壳体内存在部分空气。相变材料储能热交换容器是多组叠加在一起使用,相变材料储能热交换容器自身重量大,引起在壳体的空气受压体积减少,导致壳体抗压性能降低,壳体变形,破坏了原来的结构。而且由于相变材料储能热交换容器壳体内部空气的阻碍,影响相变材料储能热交换容器的导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缺点,研制出一种可充满相变材料的抗压式储能热交换容器。把相变材料储能热交换容器的壳体的相变材料入口端边设计制造成向外伸出的圆弧形,相变材料入口向外伸出壳体的端边,可以在相变材料储能热交换容器的壳体中充满相变材料,使壳体内部没有空气,抗压性强,壳体不变形。由于相变材料储能热交换容器壳体内部没有空气的阻碍,提高了相变材料储能热交换容器的导热效率。并且在储能热交换容器壳体的适当位置设有支撑上下面板的圆筒形支柱和可膨胀的凹槽环,有效地防止当外界温度变化使容器内相变材料体积膨胀时,引起容器暴裂、渗漏,保证产品的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可充满相变材料的抗压式储能热交换容器的壳体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抗压性能强的塑料制成,壳体呈四角圆弧偏长方体壳型,壳体的壁厚为1-3mm。壳体的相变材料入口向外伸出壳体的端边,在储能热交换容器的壳体的上表面设有可膨胀的凹槽环,可膨胀的凹槽环是在热压塑料壳体的制造过程中与壳体一次成型的具有弹性的圆环形凹槽。可膨胀的凹槽环的外径为30-60mm,可膨胀的凹槽环的数量为6-14个,可膨胀的凹槽环的作用是当外界温度变化使容器内相变材料体积膨胀时,可膨胀的凹槽环相应的向上膨胀,保护壳体不被胀裂。在壳体的下表面设有凸点,可膨胀的凹槽环的位置与凸点的位置相对应,凸点嵌进可膨胀的凹槽环,使多组储能热交换容器稳定叠加。壳体的内部设有圆筒形支柱,圆筒形支柱与壳体的上、下表面连接,圆筒形支柱的作用是防止多个储能热交换容器叠加在一起因重量加大引起壳体变形。壳体的相变材料入口外径设有外螺纹。相变材料入口的密封盖与壳体由同一种塑料材料制成。密封盖内部设有凸起的密封塞,密封塞的作用是当相变材料的体积膨胀时,能阻止相变材料对密封盖产生的压力,以及能防止渗漏。在密封盖的内周设有内螺纹,密封盖的内螺纹与壳体的相变材料入口外径的外螺纹密切配合。在密封盖内侧密封塞的底部设有锥形焊接槽,锥形焊接槽的作用是当密封盖旋拧在相变材料入口上,相变材料入口的前端插入密封盖内的锥形焊接槽,利用超声波震动产生高温,使密封盖内的锥形焊接槽与相变材料入口融结牢固密封,密封盖永久牢固密封在相变材料入口上。
使用时,把配制好的液体相变材料从相变材料入口注满储能热交换容器的壳体,密封盖旋拧在相变材料入口上,使相变材料入口的前端插入密封盖内的锥形焊接槽,利用超声波震动产生高温,密封盖内的锥形焊接槽与相变材料入口融结牢固密封。
采用本实用新型,相变材料充满壳体,壳体内部没有空气,提高了相变材料储能热交换容器的导热效率,壳体抗压性增强,壳体不变形。并且在储能热交换容器的壳体的上表面设有可膨胀的凹槽环,有效地防止当外界温度变化使容器内相变材料体积膨胀时,引起容器暴裂、渗漏,保证产品的使用安全。当外界温度变化使相变材料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或固态转变为固态过程中,相变材料储能热交换容器的锥形焊接槽密封盖能永久牢固密封,有效地防止相变材料储能热交换容器暴裂、渗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盖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相变材料入口,3、外螺纹,4、圆筒形支柱,5、可膨胀的凹槽环,6、凸点,7、密封盖,8、内螺纹,9、锥形焊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可充满相变材料的抗压式储能热交换容器的壳体1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压性能强的塑料制成。壳体1呈四角圆弧偏长方体壳型,壳体1的长度为500mm,壳体1的宽度为250mm,壳体1的高度为40mm,壳体1的壁厚为1.5mm。壳体1的相变材料入口2高于壳体1的端边20mm,相变材料入口2的外径为35mm。在储能热交换容器的壳体1的上表面设有8个外径为45mm的可膨胀的凹槽环5。在壳体1的下表面设有8个凸点6,可膨胀的凹槽环5的位置与凸点6的位置相对应,凸点6嵌进可膨胀的凹槽环5,使多组储能热交换容器稳定叠加。壳体1的内部设有11个圆筒形支柱4,圆筒形支柱4与壳体1的上、下表面连接,圆筒形支柱4的作用是防止多个储能热交换容器叠加在一起因重量加大引起壳体1变形。壳体1的相变材料入口2外径设有外螺纹3。相变材料入口2的密封盖7与壳体1由同一种塑料材料制成。密封盖7内部设有凸起的密封塞,在密封盖7的内周设有内螺纹8,密封盖7的内螺纹8与壳体1的相变材料入口2外径的外螺纹3密切配合。在密封盖7内侧密封塞的底部设有锥形焊接槽9,锥形焊接槽9的作用是当密封盖7旋拧在相变材料入口2上,相变材料入口2的前端插入密封盖7内的锥形焊接槽9,利用超声波震动产生高温,使密封盖7内的锥形焊接槽9与相变材料入口2融结牢固密封,密封盖7永久牢固密封在相变材料入口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锦标,未经陈锦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32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