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化节水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01429.X | 申请日: | 2010-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1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昆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C02F1/52;C02F1/00;C02F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28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化 节水 设备 | ||
1.集成化节水设备,包括:由水量调节池(3)、混合反应区、絮凝沉淀区、过滤区、清水区、混凝剂投加装置(1)、消毒液投加装置(18)和反冲洗装置构成的本体,其特征在于:废水溢流管(6)一端与水量调节池(3)上部连接,另一端插入排水管(31)内,水量调节池(3)与混合反应区通过进水孔(2)连通,进水孔(2)设在水量调节池(3)的底部;混合反应区的混合槽(8)内设有第一扰流格栅(34)和第二扰流格栅(7),第一扰流格栅(34)设在进水孔(2)与第一孔洞(36)之间,第二扰流格栅(7)设在第一孔洞(36)与第二孔洞(37)之间,废水经混合三角堰(35)进入第一孔洞(36),混合槽(8)将进水孔(2)与第三孔洞(9)连通,混合反应区与絮凝沉淀区通过第三孔洞(9)连通;稳流孔洞(10)由多个小孔洞组成,废水经第三孔洞(9)和稳流孔洞(10)进入絮凝池(11),沉淀池(14)底部坡度坡向积泥槽(29),絮凝池(11)、沉淀池(14)和积泥槽(29)均贯通,斜管(13)在斜管承托板(12)上倾斜设置,斜管承托板(12)由孔板或栅条制作,絮凝沉淀区与过滤区通过第四孔洞(15)连通;过滤池(25)通过滤池进水管(17)与第四孔洞(15)连通,第四孔洞(15)底标高高于斜管(13)上平面,滤池进水管(17)在滤料(24)上部与过滤池(25)连接,过滤池(25)底部为带孔的滤料承托板,滤料承托板的孔径小于滤料(24)粒径,清水槽(23)溢流水位与滤池三角堰(20)底平,且高于第四孔洞(15)的底部,过滤区通过滤池三角堰(20)与清水区连通;清水区的清水溢流管(38)的溢流口低于滤池三角堰(20)的底和清水补水管(39)的出口,清水溢流管(38)另一端与废水溢流管(6)连接;反冲洗装置分为沉淀池反冲洗和过滤池反冲洗两部分,沉淀池虹吸管(28)一 端插入积泥槽(29)内,管口与积泥槽(29)底部留有空隙,另一端插入排水管(31)内水封下面,与排水管(31)底部有一定空隙,水封由水封堰(32)形成,沉淀池虹吸管(28)的下降段管径小于上升段,沉淀池辅助虹吸管(30)一端与沉淀池虹吸管(28)下降段连接,另一端与沉淀池虹吸管(28)最高处连接,过滤池虹吸管(16)一端与过滤池(25)上端连接,另一端插入排水管(31)内水封下面,与排水管(31)底部有一定空隙,水封由水封堰(32)形成,过滤池虹吸管(16)的下降段管径小于上升段,过滤池辅助虹吸管(33)一端与过滤池虹吸管(16)下降段连接,另一端与过滤池虹吸管(16)最高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节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混凝剂投加装置(1)和消毒液投加装置(18)的投加部件结构完全一致,投加部件的第一浮块(49)通过连接杆(50)与第一密封罩(46)连接,连接杆(50)在投加孔洞(51)内可上下移动,第一密封罩(46)可完全覆盖投加孔洞(51),第一密封罩(46)可在计量筒(44)内上下移动,有孔洞的隔板(45)将计量筒(44)分为上下两部分,计量筒(44)壁的底部开有进液孔洞(47),调节筒(43)与计量筒(44)之间设有密封条(48),密封条(48)固定在调节筒(43)内壁底部,可随调节筒(43)的转动角度关闭或打开一个或多个进液孔洞(47),定位器(52)固定在计量筒(44)外壁上,可沿调节筒(43)的内侧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节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滤池进水管(17)的进水口上方设有第二密封罩(42),第二密封罩(42)完全覆盖滤池进水管(17)进水口,第二密封罩(42)和第二浮块(41)连为整体,可随水位上下浮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节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排水管(31)内设置有水封堰(32),水封堰(32)溢流高度能够淹没沉淀池虹吸管(28)和过滤池虹吸管(16)下降段管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节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混合三角堰(35)和滤池三角堰(20)均在三角形孔洞下方有一矩形孔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昆,未经刘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14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屋、桥梁、涵洞中用的柱体模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缝纫机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