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无效
申请号: | 201019097016.8 | 申请日: | 201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00 | 分类号: | E21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巷道 双层 折叠 隔热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巷道隔热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 筒。
二、背景技术:
传统的矿井降温常采用通风方式,但难以有效解决矿井巷道温度,风量大 时,从经济上讲不划算,而且空气的流动容易带起粉尘飞扬,污染环境。采用 制冷方法降温时,由于岩石温度高,和巷道热交换量大,浪费大量能源,且大 量的热损耗造成降温效果不是很好。在矿井降温改进方面,目前采用的隔热方 式是直接将隔热材料喷涂到巷道岩石上,但这种隔热方式往往喷涂的不够均匀, 而且容易脱落,由于巷道的曲度和巷道表面的粗糙度因素的影响,喷涂隔热材 料造成费时费力而且浪费材料。另外,在矿井内喷涂隔热层造成工人上时间处 于井下高温工作状态,环境恶劣,而且有安全隐患。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煤矿巷道用双层折 叠隔热筒。
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包括可折叠、延伸的柔性筒体,所述柔 性筒体的侧壁包括内、外两层可折叠的柔性薄壁,在所述内、外两层柔性薄壁 之间套装有耐火隔热层,在所述柔性筒体的两端还分别设有连接口。
双层折叠隔热筒的外形与巷道匹配,将双层折叠隔热筒各段通过连接口彼 此对接后通过锚固在岩石巷道侧壁上,其可折叠、延伸的特点使其可以沿巷道 走向做一定曲度或摆动,适合各种情况下使用,能降低导热系数,即降低单位 时间内的传热量,起到很好的隔热、隔湿、防火效果。
在外侧柔性薄壁的内侧面和/或内侧柔性薄壁的外侧面上设有一层隔光层。
所述耐火隔热层连续分布或者断续分布于内、外两层柔性薄壁之间。
所述耐火隔热层为泡沫石棉,或其他不易燃烧的隔热材料。
所述隔光层为水银反光涂层,或者为高亮度铝箔层,或者其他具有反光度 高的隔光材料。
所述连接口为内、外套装式连接口,或者为法兰式连接口。
筒体为圆柱形,或者为多边棱柱形,例如正六边形,正方形,梯形,矩形 等多边棱柱,甚至不规则多边形棱柱。
可折叠、延伸的柔性筒体的侧壁为锯齿状或波纹状。
所述外层柔性薄壁为牛皮纸,并在该牛皮纸内侧面涂有防热辐射材料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采用与矿井巷道匹配的双层折叠隔 热筒(也可以称为人工隔热巷道),能降低导热系数,即降低单位时间内的传热 量,通过反复实验证实能够减少岩石和巷道热交换的80%,大大减少热源,提 高降温效果。
2、本发明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改变传统的巷道隔热方式,减轻巷 道内隔热工作的时间和工作量,将双层折叠隔热筒事先在矿井外工业化生产, 适于矿井内快速组装迅速隔热,而且可以沿巷道曲度有适当的伸缩度和摆度, 能反复使用、节约资源。
3、本发明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还可以起到隔湿作用,有效降低巷 道内湿度。
4、本发明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容易生产制 造,使用效果非常好,非常利于在采矿领域推广实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外观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图1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外观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1是图4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2是图4-1的J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3是图4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3是图4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发明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外观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是本发明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外观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7是本发明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外观结构示意图之五。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90970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车柴油防冻加热器
- 下一篇:气动水平对开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