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其电机和齿轮箱的截割头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25098.1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8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约瑟夫·J·齐默尔曼;格瑞特·L·洛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伊·姆·特拉华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25/06 | 分类号: | E21C25/06;E21C25/10;F16H1/3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电机 齿轮箱 截割头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采掘机的截割头,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诸如连续采煤机的用于将动力输送到开采设备的截割头的机构。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的采掘机10包括主框架12,其通过履带或履带组件14被支撑用于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或推进,在采掘机的每一侧上均有履带或履带组件14。履带组件14由以本领域公知的方式载于框架12上的电动机或液压电机(未示出)提供动力。
采掘机10还包括通常由附图标记16标示的装置,用于在矿层中截割开口并从矿层开采聚集材料。更具体地,所述截割和开采装置16载于悬臂20的前端,所述悬臂20枢轴地安装到框架12。截割滚筒组件18包括一组镐19,用于为了随后的回收从矿层劈开、破碎或截割聚集材料。
悬臂20包括隔板21,其和一对间隔开的侧臂22相互连接,每个臂通过耳轴(未示出)枢轴地安装到框架。一对液压致动器24允许悬臂20相对于主框架12的选择性的成角度定位。因此,当采掘机10前进到所述矿层中时,悬臂20并因此截割滚筒组件18可以被升高和降低,使得聚集材料被从矿层的整个竖直尺寸上截割。为了随后的回收,以本领域公知的方式将该材料收集在下面的装载铲26中,并输送到双链条输送机28。每个臂22都载有一个电机30和共同运转的齿轮箱32(见图2)以驱动截割滚筒组件18。齿轮箱32包括将截割滚筒组件18连接到悬臂20的隔板上的腹板34。腹板34是齿轮箱32的将实际的截割滚筒连接到截割悬臂并因此连接到机器的其余部分的部分。
上述传统连续采煤机的故障的一个普通模式是腹板的破碎。这些腹板不仅承受来自材料截割的巨大力,而且它们照惯例需要提供将机械动力从截割电机传递到截割滚筒的装置。如图2所示,该动力传递通常通过贯穿腹板的一组复杂的齿轮和轴来完成。为了允许该动力传递,腹板34必须将其许多材料机加工掉,从而极大地减小腹板的整体强度。在特定情况下,当一块材料或坏的截煤机割齿堵塞这些腹板时,其能够导致腹板的破碎。当发生这种情况时,腹板材料可能与贯穿腹板的轴或齿轮接触,从而导致机器的故障。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消除对通过腹板传递机械动力的需要。
因此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开采矿层的设备,包括电机和载于框架上用于从矿层开采聚集材料的截割滚筒。截割滚筒包围电机,并且驱动地连接在电机和截割滚筒之间的齿轮箱将动力从电机传递到截割滚筒。齿轮箱也被包围在截割滚筒内。
本公开的截割头是具有在截割滚筒内包含一个或多个(典型地为2个)截割电机的第一连续采煤机圆柱状截割头。其还是利用位于截割头内部的复合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双行星齿轮系。
本公开的截割头消除了在截割头的现有设计的情况下出现的几个问题。本公开的截割头还减小了零件的数量和截割系统的复杂性。
截割头采用在截割滚筒组件中的刚性齿轮箱,所述刚性齿轮箱不仅收纳截割电机和齿轮系,而且还提供超过连续采煤机现有模型的更大的抗扭强度。通过利用模块化设计,本公开的截割头还使截割头能更容易地张开,以简单地增加其宽度而允许用于更大电机的空间,因此极大地增强了机器的整体性能和生产率。由于减少了其复杂性,所以本公开的截割头还比生产传统的目前的截割头花费少。本公开的截割头还提供了较低成本的截割悬臂,并且能够使截割悬臂更窄,例如容纳锚杆钻孔。另一个附加的益处是截割电机质量现在向前移动,这将增加机器的截割效率。本公开的截割头还使用比在传统采煤机中所使用的齿轮系更简单的齿轮系。新的齿轮系还具有更少的独特的单独零件,这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所需的备用零件的存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开采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开采设备的部分横断面视图,示出了悬臂、截割滚筒组件和截割滚筒传动装置。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包括悬臂和截割头的开采设备的透视图,其中移除了中间的和左边的截割滚筒。仅一些截割齿是可见的。
图4是在图3的开采设备的腹板内部的齿轮系的透视图。
图5是在图3的开采设备的主齿轮箱壳体内部的齿轮系的左侧透视图。
图6是在图3的开采设备的主齿轮箱壳体内部的齿轮系的右侧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伊·姆·特拉华公司,未经乔伊·姆·特拉华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5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