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超高频电子标签响应阅读器时间间隔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22306.2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7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余秋芳;张建平;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 超高频 电子标签 响应 阅读器 时间 间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计算超高频电子标签响应阅读器时间间隔T1的方法。该发明适用于超高频电子标签逻辑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计算超高频电子标签响应阅读器时间间隔T1的方法。阅读器与标签通信时,T1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它标明阅读器发送结束到标签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如果T1过短,阅读器可能还没有处理完内部程序,因而无法处理标签返回的响应;如果T1过长,阅读器可能认为标签已不在该射频场内。
T1=N*Tpri,Tpri是标签反向散射时钟。通常阅读器以Query命令开始一个识别周期,同时Query也确定了Tpri相对于系统时钟的分频系数,一般情况下,在确定了分频系数后,标签就会产生新的分频时钟,但这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分频产生的时钟,即反向散射时钟与阅读器发送的数据是完全异步的,如果数据结束点与反向散射时钟的第一个有效沿相差的时间大于T1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值,那么该差值+N*Tpri就大于T1,如果另T1=(N-1)*Tpri,那么当T1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值接近于0时,该差值+(N-1)Tpri就会小于T1,同样也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不仅满足T1的要求,而且还有助于低功耗设计的实现。
1、在该设计方法里,要确定标签当前接收的命令是否正确,是否需要返回响应。
2、在标签接收命令的过程中关掉反向散射时钟。
3、如果标签接收的命令正确且需要响应,就在接收结束时,开始对系统时钟做分频处理,以得到反向散射时钟。
4、如果标签已经开始产生反向散射时钟,但在计算T1的过程中又接收到阅读发送的命令,这说明该命令长度超过正确命令的长度,立即停掉反向散射时钟。
5、如果标签接收的命令不需要响应,标签不产生反向散射时钟。
6、如果标签接收的命令过短,或在接收结束前发生异常,标签不产生反向散射时钟。
通过该方法,可以将阅读器发送数据的结束点与标签反向散射时钟第一个有效沿的误差控制在两个系统时钟周期内,这完全可以满足T1的误差范围。同时该方法可以控制标签进入低功耗模式。此模式下,与反向散射时钟相关的寄存器的值保持不变,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功耗。
附图说明
图中均以N=10为例
附图1描述了未使用该方法前,阅读器发送的数据结束点与反向散射时钟第一个有效沿相差较远的情况。
1.t1是阅读器发送的数据结束点与反向散射时钟第一个有效沿的误差。
2.从Tpri的第一个有效沿开始计数10个Tpri。
3.实际计算的T1其实等于10*Tpri+t1,该值已超过T1允许的范围。
附图2描述了使用该方法后产生的T1。
1.在阅读器发送数据结束前,Tpri一直为0。
2.阅读器发送结束后产生Tpri,误差t1在两个系统时钟内。
3.实际计算的T1等于10*Tpri+t1,在T1允许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的关键在于,标签何时产生反向散射时钟,从而确定T1。
1.标签接收命令的过程中,接收完命令头后即可确定当前接收的是哪条命令,并且能够确定该命令应接收的正确长度;
2.标签根据当前的命令判断是否需要返回响应;
3.如果需要返回响应,当标签接收完指定长度的数据后,将系统时钟按由Query命令确定的分频系数进行分频,产生反向散射时钟;
4.用生成的反向散射时钟计数;
5.计数器从0计到N时,标签可以返回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23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式平板电视机的固定框结构
- 下一篇:一种近红外样品采集装置及方法